越西美食:舌尖上的独特风味

一、越西特色菜品的魅力

越西美食:舌尖上的独特风味插图
越西县的特色菜品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一)越西豆花鱼的鲜美

越西豆花鱼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鱼肉鲜嫩,豆花滑嫩,两者搭配在一起,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豆花鱼中的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同时,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豆花则是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有补虚损,润肠燥,清肺火,化痰浊的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二)越西九大碗的传统韵味

  1. 越西九大碗历史悠久,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传统宴席菜品,包括五荤四素多种菜品,口味丰富。“九大碗” 在越西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家宴,适用范围宽广,在结婚、嫁女、做寿、升学、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满月酒、周岁酒、老人离世等重要活动时都要举办。
  1. 九大碗的制作流程颇为复杂,要先将猪肉按照皮肉(烧白、墩子用)、排骨、酥肉、碗面子肉进行分割分类,再从碗面子开始,按荤素顺序依次进行制作。上菜顺序独特,第一碗碗面子,放正中,第二碗酥肉放在第一碗的上面,第三碗粉蒸排骨放第一碗下面,第四碗烧白放第一碗的左面,第五碗墩子放第一碗的右面,四素放在四个角,形成一个正方形。九大碗寓意深刻,因一般都是寿宴、婚嫁等喜庆日子举办,九又在数字中最大,所以有 “九九长寿”“九五之尊”“天长地久” 等寓意。“五荤四素” 也自带好彩头,五代表五谷丰登,四代表四季平安,既喜庆又吉利。

(三)越西烤乳猪的独特风味

越西烤乳猪名声在外,色泽红润、形态完整,皮酥肉嫩、入口奇香。制作烤乳猪的关键在于酱汁的把控,点滴之间,也影响着味道成败。烤好的乳猪,是越西节日餐桌上的 “明星菜”。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气中,烤乳猪成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越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越西特色小吃的诱惑

越西美食:舌尖上的独特风味插图1

(一)坨坨肉的彝家美味

坨坨肉作为越西一道营养丰富的彝家传统美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选用当地散养跑山黑毛猪肉,这种猪肉肉质紧实,口感鲜美。煮肉时对 “火候” 的要求极高,“火候” 一到即熟,“火候” 不到则肉生,“火候” 稍过则肉硬。只有经验丰富的厨师才能精准把握,做出麻辣鲜糯、肉香多汁、肥而不腻的口感。据统计,每 100 克坨坨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20 克,脂肪含量适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坨坨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彝家饮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彝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

(二)石磨豆花的别样风味

越西的石磨豆花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豆花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一碟辣而不燥的红油蘸水,更是为豆花增添了灵魂。红油的香辣与豆花的细腻相互融合,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石磨豆花的制作过程全手工,保留了黄豆的原汁原味。据了解,越西石磨豆花的制作工艺已有上百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良,如今已成为越西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三)三鲜碗面子的独特魅力

三鲜碗面子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越西乡厨的智慧结晶。它由红白萝卜、青笋、豆腐干、酥肉、肉卷等多种食材蒸制而成,食材丰富,色彩斑斓。再配以精心调制的清汤,汤鲜肉美,营养丰富。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不同食材的独特口感,萝卜的清甜、青笋的爽脆、豆腐干的醇厚、酥肉的香酥和肉卷的鲜嫩相互交织,让人陶醉其中。三鲜碗面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越西历史文化的见证,承载着越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干糕的传统韵味

干糕是越西地方特色传统小吃,以优质粳米和红糖为材料,制作流程相当讲究。吃起来香糯带甜,入口即化,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和红糖的甜香。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干糕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粳米的挑选到红糖的熬制,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据记载,干糕在越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越西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越西土特产的特色

越西美食:舌尖上的独特风味插图2
越西县的土特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一)苹果的知名度

越西县水韵花红旅游景区以苹果文化为主题,这里产出的苹果口感香甜,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越西苹果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越西县境内就已有花红栽种。这里土地平整、光热充足,优质的水资源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越西苹果个大汁多、香味浓郁、口感松脆、酸甜适口,备受消费者青睐。1977 年,越西销往香港的 “红苹” 吨价达 700 美元,超过了美国的 “蛇果” 售价。2010 年,“越西苹果” 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1 年,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近年来,越西县不断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得越西苹果的品质有保障、产量上规模、效益最大化。2022 年,越西县苹果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3.7 万吨,带动了农业增加值节节攀升。

(二)豆腐乳的家乡记忆

豆腐乳作为本地人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太多关于家乡的记忆。越西豆腐乳经过毛霉、腌制、发酵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有着 “细、软、鲜、香” 的特殊风味。每一块裹满了红油的豆腐乳,瓤内乳黄,细嫩柔软,咸香适中。越西豆腐乳制作技艺繁琐复杂,精选本地种植的黄豆、优质观音河水来制成豆腐,再次加工为豆腐乳。通过精选黄豆、米酒、糙米、食盐、砂糖等原料,再经数十道工序酿造、制作而成。豆腐乳富含蛋白质,口味鲜美,风味独特,质地细腻松软,入口即化,口感醇厚,过齿留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美食。豆腐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了蛋白质和粗脂肪等营养物质之外,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磷、铁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三)苦荞茶的营养价值

越西县的苦荞种植有一定规模,用苦荞制成的苦荞茶营养价值高。苦荞茶是通过筛选和烘烤苦荞种子制成的,含有烟酸、芦丁、镁、硒等,可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癌症和癌症,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苦荞茶主要指的是苦荞麦的种子经过一些特殊烹饪以后制作而成的茶品,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B,可以有效的抗氧化、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并且可以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钙离子、磷离子、铁离子、铜离子等微量元素,可以改善贫血症状。除此之外里面还有淀粉、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越西县的苦荞茶具有清热降火等功效,适合日常饮用。100g 苦荞茶(干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9.7g、脂肪 2.7g、碳水化合物 66.0g,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如钙 39mg、磷 244mg、镁 94mg、钾 320mg 等。苦荞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机体所必需的,适量饮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身体健康有益。

四、越西美食的意义与价值

越西美食:舌尖上的独特风味插图3
越西美食,不仅仅是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更是越西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生动体现。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越西九大碗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越西的变迁与发展。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上菜顺序,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被传承下来。从非遗传承人唐永楷到他的儿子唐庆贵,心手相传的传统技艺,承载着千百年来越西人的勤劳与智慧。九大碗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越西汉族饮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干糕作为越西地方特色传统小吃,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清朝嘉庆年间传承至今,凝聚着史家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口干糕,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人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家乡味道。
在社会价值方面,越西美食起着增进团结、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几乎每家每户都办过的 “九大碗”,在举办过程中,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会前来帮忙。大家一起杀猪洗菜、砌灶生火,热热闹闹的场景充满了和气。“九大碗” 不仅是招待客人的宴席,更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平台。同时,越西的美食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越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为越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越西美食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烤乳猪色泽红润、形态完整,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石磨豆花洁白如雪,搭配辣而不燥的红油蘸水,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三鲜碗面子由多种食材组成,色彩斑斓,再配以精心调制的清汤,汤鲜肉美,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是一种美的创造和表达。
总之,越西美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是越西文化的瑰宝,是越西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连接越西与外界的桥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越西美食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越西美食,感受越西的独特魅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