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

8月21日,第六届“凉山工匠杯”暨“金叶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县顺利举行。本届大赛由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东县人民政府主办,会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是全州规格最高、参赛规模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综合性技能品牌赛事,旨在为全州技能人才搭建技艺展示与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遴选优秀技能人才带动整体技能水平提升,着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1

大赛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原则,聚焦全州产业发展方向,精选出焊工、电工、美发、烹调、茶艺、保育、烟叶评级等10个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影响力大的项目,首次将无人机驾驶员、养老护理员、保育师等急需紧缺工种纳入竞赛范畴,吸引全州各地、各行业的297名选手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2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3

走进各赛场,不同项目的特色与魅力扑面而来。无人机驾驶员赛场,选手们熟练地调试设备,根据模拟任务规划航线,精准操控无人机在空中灵活穿梭,展现出对飞行技术的高超掌控能力;美发师赛场,选手们根据“顾客”的头形、脸形设计造型,从洗发时的手法到烫染时的调色,处处体现着服务的细致与审美。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4

中式烹调赛场里,选手们在炉灶前大显身手,熟练地掌握着火候与调料的用量,将一道道传统与创新兼具的美食呈现在评委面前,展现出精湛的厨艺和独特的创意;茶艺选手们身着素雅服装,温杯、投茶、注水、出汤,每一个动作行云流水。养老护理与保育师赛场,选手们模拟实际场景细致照料老人与孩子,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他们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5

焊接赛场,选手们头戴面罩,专注地操作着焊枪,焊花四溅,他们用手中的工具将一块块金属完美地连接在一起,彰显出扎实的焊接功底;电工赛场,线路连接、编程调试、故障排查有条不紊,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电路系统的搭建与运行,展现着工业生产“神经中枢”守护者的专业素养。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6

“从小就喜欢电器维修,做电工10年了,这次比赛的定时任务很考验心态,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公益洗衣机程序编辑、调试和通电试车。”电工项目选手曹兴明说,为弥补PLC程序编写短板,他每天坚持学习一小时,比赛中靠深呼吸调整状态保持专注,“希望通过比赛提升技术,将来为会东风电场电气维护出份力。”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7

彝绣手工制作赛场尤为亮眼,黑布为底,红、绿、紫等明艳丝线在选手手中穿梭,平针、拉绣等技法交替运用,山羊角、花草等图案渐次成型,浓烈色彩与粗犷线条间,流淌着彝族文化千百年的传承与生命力。“从北京辞职来甘洛学彝绣,就是被它的纹样和工艺吸引。”来自黑龙江的选手贾海娜师从国际级非遗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她说:“参加这次比赛,我非常激动,通过比赛,我深刻认识到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彝绣的传承不仅需要学习传统纹样,还需要理解、创新,才能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今后,我想多做一些彝绣创新产品,让更多人看到、使用并喜欢上彝绣。”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8

据悉,作为烟叶生产大县,“金叶工匠杯”烟叶评级特色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在会东复烤厂烟叶评级员赛场,选手们凭经验与眼力精准评级,仔细查看烟叶颜色、质地、大小,迅速给出结果。“‘甩把’最考功夫,眼要辨部位、颜色、光泽,手要摸厚度、油分。”选手苟先勇介绍,日常训练时,通过大量对比标准样本建立视觉记忆、打磨手感,“烟叶评级对烟农收入影响很大,一个等级的差距可能导致每亩烟叶收入相差数百元甚至更多。所以在比赛中,我们会以熟练度为基础,先从部位、颜色确定大致等级,再结合国标中的品质因素细化定级,最后用手感验证。在确保关键指标准确的前提下提升效率,以此平衡速度与准确性。”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9
第六届 “凉山工匠杯” 暨 “金叶工匠杯” 职业技能大赛圆满举办插图10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与奖杯。

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大赛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明确了工作方向。”会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斌表示,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结合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意愿,开设更多实用技能培训课程,围绕重点特色产业精准引育专业人才,健全技能成果转化机制,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动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他希望以赛事为带动,让“学技能、有奔头”成为社会共识。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大赛成功举办为抓手,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就业”模式,聚焦烟草、文旅、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更多“懂技术、善实操”的本土技能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搭建长期技能交流平台,让“工匠精神”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能支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