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采用 “国储林+林下经济” 模式促增收

近日,会东县创新采用国储林+林下经济的复合发展模式,在保障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的同时,有效盘活林地资源,为当地农户开辟了增收新渠道。这一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如何解决技术推广难题、如何建立可持续的产销体系等问题,成为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生态与效益的双赢之道
会东县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在杉木、桉树等速生林下规模化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这种立体种植模式既满足了国储林的抚育需求,又通过林间套作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核心关键在于科学规划林下种植密度,避免过度开发影响林木生长。林业部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广以短养长的种植方案,让农户在3-5年林木成材周期内就能获得稳定收益。

技术赋能破解发展瓶颈
针对农户缺乏林下种植经验的难题,会东县组建了由农业专家、乡土人才构成的技术服务队。重点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通过湿度调控、菌棒改良等措施,使天麻、茯苓等作物的成活率提升40%以上。同时建立智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数据,为精准种植提供决策支持。这种技术支撑体系有效降低了农户的试错成本。

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效增收
为避免种得出卖不掉的困境,会东县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联盟。引进药材加工企业建设产地初加工车间,开发林下产品溯源系统提升附加值,并依托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特别对林下蜂蜜等特色产品实施品牌化运营,通过森林认证标志提高市场竞争力。

会东县的实践表明,国储林+林下经济模式通过生态化布局、科技化支撑和产业化运作,正在走出一条兼顾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的发展新路。未来需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户共享绿水青山带来的经济红利,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