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通过 “择伐+补植” 提升森林质量

近日,会东县创新采用择伐+补植的森林经营模式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举措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补植成活率、科学规划采伐强度等现实挑战。如何通过精细化管护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地林业转型的关键课题。

科学择伐构建健康林分结构

会东县针对传统皆伐方式导致的生态问题,推行差异化择伐策略。通过对过熟木、病腐木的精准采伐,有效改善林内光照和通风条件。林业专家指出,保留优质母树的做法既维持了森林生态功能,又为天然更新创造了有利环境。这种外科手术式采伐显著提升了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使林分结构更趋合理。

精准补植激活生态系统活力

在采伐迹地补植环节,会东县注重乡土树种的选用与混交林配置。选择青冈、云南松等适生树种,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将成活率提升至85%以上。特别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通过乔灌草立体种植模式,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显示,实施补植的地块生物多样性指数较改造前提高了30%,森林碳汇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长效机制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

会东县建立采伐-培育-监管闭环管理体系,要求每采伐1立方米木材必须补植3株以上苗木。引入卫星遥感技术构建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从伐区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监管。同时开展林农技能培训,推广林药“林菌等复合经营模式,使亩均林业收入增长40%,真正实现越采越好、越护越富的良性循环。

通过择伐+补植的系统工程,会东县走出了一条质量优先、生态与经济并重的森林经营新路。该模式不仅解决了低效林改造难题,更形成了可复制的技术规范和管理经验,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树种配置方案,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