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

近日,会东县积极探索林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林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然而,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如何选择适合的林下产业、如何解决技术短板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是会东发展林下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会东县森林覆盖率达48.3%,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守住生态红线。当地创新采用林药“林菌“林禽等复合种养模式,既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又实现了每亩林地增收3000-5000元的经济效益。这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林下产业的选择与培育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会东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和森林旅游三大产业。其中,林下仿野生种植的天麻、重楼等中药材品质优良,市场供不应求;林下养殖的生态跑山鸡、黑山羊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省外;森林康养旅游则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产业韧性。

技术短板与人才匮乏是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会东县与省林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林下种植新技术;同时开展土专家“田秀才培训计划,培育本土技术人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传导到生产一线,有效提升了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

会东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就能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附加值的持续提升,林下经济必将成为会东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山区群众开辟更加广阔的增收渠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