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会东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团队到姜州镇山南村,对山南德宇种养家庭农场石榴园内套种的马铃薯进行测产。此次测产旨在评估该农场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的品种、产量及适应性,为推荐最适合石榴套作马铃薯的品种奠定基础。

在测产现场,专家们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对套种的马铃薯进行了精确的样本采集。随后,对不同大小的薯块进行了分类称重,并记录了马铃薯的芽眼深浅、数量、薯皮颜色、光滑度以及薯肉颜色和商品薯率等数据。通过挖方测产和蒸食品质鉴定,综合分析后筛选出川凉芋17、兴佳2号、丽薯6号、沃土5号和迷科乌洋芋为适宜会东石榴套作马铃薯的品种。经过测产,每亩石榴园平均可增加马铃薯产量约2000斤,增加收入超过1000元。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夏江文表示:“这种种植模式既保障了粮食产量,又稳定了经济作物的收益,有效解决了耕地非粮化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会东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区域进行适应性研究,形成可复制的‘石榴+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方案,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
据悉,会东县与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自合作开展科技先行县项目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在石榴园中套种马铃薯,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土地的多重收益。此前,双方已在病虫害绿色防控、免套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石榴园在冬季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现在,在州农科院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我们采用了‘早熟马铃薯+晚熟石榴’的错峰种植模式。通过优化石榴树修剪时间、调整马铃薯播种密度等方法,实现了光、温、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也因此多了一份收成。”会东山南生态软籽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罗德宇说。
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号召,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农业种植模式。下一步,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在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会东农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