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燕麦酒—省级非遗工艺酿酒

会东彝族同胞与燕麦酒不得不说的故事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中国的饮酒历史渊源久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雅俗共饮,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四川会东,燕麦酒也是从古流传至今,其独特的古法酿造工艺更是在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会东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工艺主要集中在彝族主要聚居区的野租乡,野租乡地处高山,主产马铃薯、玉米、燕麦等。传闻在古时有一年燕麦大丰收,因燕麦饭煮得太多未吃尽,便把燕麦放回木桶蒸笼蒸煮,没曾想却流出芳香四溢的酒水,让人惊喜交加。此后世代相传,不断改良,终成今日的会东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工艺。

会东燕麦酒—省级非遗工艺酿酒插图

在彝族同胞中,爽朗、豪放、无酒不成席的性格,造就了酒的价值,彝族谚语云:一个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一杯酒。

彝族人称有酒便是席。在彝家,家有客人,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斟酒敬宾之俗,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饭饱则次之。

不仅如此,彝族人还认为酒是与祖先对话的桥梁,逢年过节时,都会供奉美酒祭祖献灵,祈求祖先保佑远离灾难、家门发达。酒还是彝族人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也是排解家族矛盾纠纷的溶化剂,更是毕摩、苏尼占卜测卦的法宝。

正因如此,会东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工艺能够代代相传,并时有改进。

燕麦酒酿造手法复杂且选材苛刻

燕麦酿酒,在会东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工艺流传并不广,原因是酿造工艺复杂苛刻。

彝族酿酒工艺大致分为甜酒、蒸馏酒、泡水酒三种,而会东彝族的燕麦酒属蒸馏酒,饮俗为转转酒,是会东特有的彝族酿酒工艺和独特的阿都地区饮俗文化。

会东燕麦酒—省级非遗工艺酿酒插图1

为何燕麦酒如此受追捧,且喝醉之后不上头?原来酿造燕麦酒的燕麦选自生长在海拔2300米以上的彝区,未成熟、霉变、生芽的燕麦粒皆不得入内,水源来自高海拔的无污染的水晶泉水,酿造和储存的工具为当地上等杂木和红泥制成的甑、槽、缸、坛,经过初蒸、闷水、复蒸、培菌、入甑蒸酒等工序,进行高山洞藏。并且不添加第三方原料,是纯天然原料和原始工艺加工的绿色饮品。

古时燕麦酒多自酿自足,偶尔也会用来换骏马、换布匹、换粮食,但燕麦酒却完全没有流入市场,仅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少量流传,能够品尝到燕麦酒的人群是极其有限的。

会东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工艺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酿造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承载着彝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古法酿造燕麦酒流程传统古朴,每道工序非常严谨,是彝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果实,是彝族人民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不可替代的民间工艺。

会东燕麦酒—省级非遗工艺酿酒插图2

链接:http://m.yimitaokeji.com/pd.jsp?pid=45&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