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

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建县,历经多阶段行政区划,2021年撤县设市,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

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

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

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市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千米,

途经44个乡镇,

会理城区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

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会理资源富集,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旅游资源,

又有“攀西聚宝盆”的美誉。

01
龙肘山
又名玉墟山,因山势蜿蜒如龙,主峰顶像龙头,两侧峰耸立似龙肘,故称龙肘山。

位于会理县城西北的龙泉乡境内,在该县外北、白果湾两乡与米易县柳贤、坪山两乡交界处。距县城10公里左右。

龙肘山是会理坝子北部的天然屏障,山脉源泉于螺髻山,主峰高3585米。西面坡较陡峭,多绝壁,毗邻米易县;东北坡较缓,多谷地,有公路直达山顶,是游览龙肘山的主要途径。

龙肘山自然风光奇特,巉崖险峰、山溪流泉、茂林幽篁、

古树奇花、烟霞雾雪、鸣禽走兽等,

最吸引人的当属万亩杜鹃林

——玉岭花海。

每年的四五月间,

龙肘山上各种杜鹃花次第开放。

晴天看花,五光十色,灿若彩霞;

而雨中赏花,则云雾迷蒙,

若隐若现,气象万千,

令观赏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1
龙肘山杜鹃花海图
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海拔3585米的龙肘山顶,

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一览众山小,

平畴沃野、村庄农舍、

会理城郭,尽收眼底。

龙肘山顶也是,

观日出、云海、佛光的好地方。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2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3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4
龙肘山日出、云海
02
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
位于会理古城古城街道顺城西路2号,于2007年12月动工修建,

2009年9月对公众免费开放,

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

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

属小型专题性纪念馆,

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是收藏、保护管理、研究和展示

红军长征过会理文物史料的重要场所。

以“中央红军长征过会理”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实物陈列、

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像等形式,

展示了红军长征过会理时的

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

如巧渡金沙江、围攻会理城、

召开会理会议等。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5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6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7
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
展品包括红军使用过的枪支、日常用品、

宣传标语等革命文物,

以及红军帮助会理人民

成立贫农团和赤卫队时留下的各类文物,共计图片215幅,实物170件,场景4个。

03
会理古城
会理古城建于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有保存完好的元至明代建筑1处,

清代建筑7处,

其中会理县城北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理古城保护与开发面积1.02平方公里,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体现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

古城建筑为明清风格,

同时充分体现会理所独有的川滇文化特征。

会理古城全城南北纵向延展约1770米,东西横向跨度约920米,

总面积接近25万平方米。

古城内外城分别划分成了街坊,

布局规整严密。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8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9
会理古城
内城的主要街道以钟鼓楼为中心,呈十字形状向四城门延伸,

形成了东街、南街、西街、北街

四条主要街道,

构建出了“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

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的四街三关

(即东关、西关、北关)

二十三巷”的棋盘格局。

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
皎平渡是金沙江上的一个重要渡口,

位于金沙江北岸,

会理市境内的中武山麓。

对岸为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皎平渡村,

距会理市区74公里。

红军四渡赤水后,

开始进军云南,准备抢渡金沙江入川。

而皎平渡是红军唯一的生路。

1935年5月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一侧的

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

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数

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

皎平渡口也因此名扬天下,

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10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11
会理:千年古城韵,山川人文情,红色星火耀插图12
皎平渡
1994年修建了连接川滇两省的渡江大桥,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江纪念碑》题写了碑名,

宋任穷(当年红军干部团政委)

题写了碑文,

详细地记载了红军的渡江经历

和在会理进行的两次激战,

纪念碑,文展馆等

纪念设施已相继在皎平渡桥落成,

免费为过往游人参观。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