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由于在乡下,每到周末或放假,闺蜜们总是在上县城的路上就开始电话邀约,一下车必定会到卷粉一条街报道。小吃店里,三五好友聚在一桌,对老板不停吆喝:一碗卷粉,要少放海椒,多加醋。老板,我的卷粉切细点。老板,我的不要葱。……老板总是在我们的嘻嘻哈哈之中,忙得不亦乐乎。
当一碗碗白白糯糯的卷粉,加入油海椒、葱、盐、味精、酱油、醋、豆芽等搅拌而成时,我们一众好友总是吃相百出,哪里顾得上什么淑女形象!那些年,我们尝遍了这条街的所有卷粉摊。它,是我们青春的记忆、友情的见证!
当年在卷粉店集合的朋友们陆续结婚生子。忙于家庭,忙于工作,卷粉会友的时光也随着我们蹉跎逝去的青春年华渐行渐远了……
浓烈的母爱如此炽热——糖醋排骨

自从成为母亲之后,天性使然,让我细心起来。六年前,我发现三岁的儿子对糖醋排骨情有独钟。于是,便开始拜师学艺。经过师傅一番言传身教后,我便一有空就以身试法。开始几次,排骨炒焦、糖味过甜、 火候不足……层出不穷的问题之后,我的技艺越加精湛。
这几年,我的这道拿手菜也伴随着孩子渐渐成长。瞧,每当炽热的糖醋排骨一起锅,儿子总是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这是妈妈的爱心菜,太好吃了! 那一刻,我的心上如一股暖流潺潺流过。因为我知道,儿子品尝到的不仅是糖醋和排骨的酱香,还有浓烈的母爱与亲情。
温暖时刻尽在这碗——羊肉米线

今年彝族年假,我外出旅游,最纠结的就是每日早餐。记得那天早晨,找寻一条街也觅食无果。食不饱,力不足,哪有心情游山玩水呢?
人在旅途,却饥肠辘辘,让我油然忆起家乡那耳熟能详的早餐店。哦,没错,身为会东人,怎能忘了那一碗羊肉米线。曾记否,因它百步飘香,故我闻香而来。
尤其是冬日的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还慵懒入梦时,小城里一家家的羊肉馆便已繁忙起来:上班的、上学的、赶车的、做生意的……瑟瑟寒风中,羊肉馆滚烫的汤锅总是迎街而招摇,正冒着的腾腾热气和黑山羊肉的喷香,向每一位过客扑鼻而来。谁人能挡此诱惑?理所当然,出入羊肉馆的顾客络绎不绝!
一跨进店门,首先为你端上的必是一碗熬得上好的羊肉汤,它鲜香四溢,几口下肚,便祛寒生暖。随之而来的便是那一碗羊肉米线,白滋滋的米线上浮着片片羊肉,桌上大碗里刚切好的葱、芫荽、小米辣、青海椒新鲜夺目,糊辣椒面、豆瓣、花椒面、盐、味精的味儿已混入空气,催促你的嗅觉……对了,还有绿油油的薄荷。别再等待,这所有的佐料你都往里放上一勺,顷刻间,碗里红、白、绿相间的颜色与羊肉的鲜嫩尽情交融。那一刻,垂涎欲滴亦人之常情!你懂的,眼前不仅是味觉与视觉的盛宴,它更刺激着你的神经、充斥着你的味蕾。麻辣鲜香中,不仅有生活的五彩缤纷,也有会东人的豪情万丈和精神抖擞。
于是,我们会东人温暖的一天,便从这一碗羊肉米线开始了!
是啊,每当忆起这一幕幕的美好食光,藏于我心中的幸福画面便呼之欲出。我想,很多时候人们钟爱的不仅仅只是美食本身,还有它背后众多的美丽故事和人生味道。因此,于我而言,品尝会东之美食,就是在品一种情思,尝一份怀念。它可以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诉说过去、现在和将来。

人生是一场旅行,观世间百态,赏云卷云舒。一路上,你也尽可以食为媒,纵享片刻欢愉。或许,那些在时光中走散的,在食光中又相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