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屋舍是用泥瓦盖的,每逢雨过天晴之际,瓦总是青楞楞跨在两条瓦缝之间,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在一些年代稍远的老房子瓦缝上,还经常能看到一种类似于多肉的植物,我们把它叫做瓦花。我从小便很喜欢这种植物,虽然生长在贫瘠的瓦缝里,可它却没有丝毫的营养不良,甚至还长得肉肉的,惹人喜爱。
我来自大山,记得小时候在书本上看到,我们这一代呀,是掉进蜜罐里的孩子,那时候总想蜜罐,那该是有多甜呀!那时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除了供给我们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几乎很少再给我们零花钱,更别说零食。小时候,每次路过小卖店,看着包装得花花绿绿的小麻辣,心里别提多痒痒了,可是也只能咽着口水往前走,记得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买许许多多的零食,把整个屋子塞满,然后慢慢吃。妈妈说:好呀,这也算一个梦想,毕竟只要有钱了,才能这样随心所欲,可是这只有看你自己,我家不重男轻女,只要你们有本事、肯努力,我们哪怕是砸锅卖铁,甚至是把房子卖了,也要把你供出来。
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小山村,人们的思想都没有那么开放,总认为女孩儿就是赔钱货,培养得再好,终究是要嫁出去的,所幸的是,自己遇到了开明的父母,让我们并没有像其他女孩儿那样,小小年纪就被许配给别人。姐姐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爸妈的脸上仿佛都要开出花儿来。尽管家里不富裕,但爸妈还是为姐姐办了一场升学宴,邀来邻里四舍,好不热闹。从此,在学习方面,更是暗自使劲,毕竟荣光和梦想应该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瓦花,慢慢在瓦缝间生根、发芽,并且一步步、一步步跨过了瓦的阻碍,拥抱到了更宽、更广的世界。心心念念了好久的鞭炮终于如约而至,攥着爸妈一点一点攒起来的钱,我一咬牙,跳上了奔赴诗和远方的列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突然就想到了毛爷爷的这两句诗,十三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在一个更广的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尽管贫瘠,尽管卑微,但是我依旧会向着光的方向,踮脚、伸手,一点一点的靠近。所有努力、有梦想的人都不应该被辜负,瓦花……这个故事还会继续下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