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杨祖祥: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有一位名叫杨祖祥的基层干部,他的扶贫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多年的共产党员,杨祖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真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基层扶贫工作的复杂性是杨祖祥面临的首要难题。木里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杨祖祥深知,简单的物质帮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方案。这种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的工作方法,虽然成效显著,但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产业发展与市场对接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杨祖祥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但面临销路不畅的困境。他积极联系外地客商,搭建电商平台,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然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产业发展。杨祖祥意识到,只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也是扶贫工作中的普遍问题。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脱贫的意愿。杨祖祥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树立脱贫典型等方式,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他常说:扶贫先扶志,只有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脱贫致富要靠自己的双手,扶贫工作才能取得长效。

扶贫政策的持续性同样值得关注。杨祖祥在走访中发现,一些脱贫户存在返贫风险。他推动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确保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同时,他也思考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

杨祖祥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既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他这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干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木里县的扶贫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