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园区初绽光芒

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广阔,达 5000 亩。该项目已投资 3.2 亿元,建成了 4500 亩高标准蓝莓示范园,还配套建成 500 亩苗圃基地。园区于 2020 年被评为凉山州级现代农业园区,现正在争创省级产业园。
园区集多国科技于一身,果苗多数采购自韩国、美国,大棚技术来自英国,滴灌技术源自以色列,基质来自荷兰,分选设备来自西班牙,实现了蓝莓栽培智能控制、无土化生产、工厂化运作、生物防治、成熟期可控。2022 年,园区蓝莓产量 900 余吨,生产产值近 3000 万元。园区远景经济效益更加可观,丰产期产量可达 3000 吨以上。
会东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仅在种植规模和技术上有着突出表现,还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园区坚持 “标准种植 + 文化展示 + 休闲观光” 多功能配套,建有蓝莓高标准种植区、高科技深加工区、蓝莓体验采摘园、蓝莓主题研学实践中心、世界蓝莓微博物馆等景点,是一处集蓝莓种植、休闲采摘、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文旅复合型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二、丰收硕果与突破创新

(一)销售额屡创新高
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 “晴山蓝” 蓝莓在 2024 年产季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到 10225 万元。产量比上一产季增加 600 余吨,增幅达 50%。高产量与高品质的背后,是销售模式的多样化。组建专业销售队伍,采用代卖、电商、零售等多种模式进行组合销售,较以前基础上更灵活、更高效。签订 4 家大型经销商,稳定了销售渠道,通过联合品牌,大量输入香港市场,让 “晴山蓝” 商标品牌越叫越响。销售额比上一产季增加 5330 余万元,增幅达 109%。
(二)科技创新引领
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如基质栽培技术,给蓝莓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培育优良品种,蓝莓平均果径在 18 到 22 毫米之间,市场竞争力强。构建智慧农业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节水施肥管理。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果期调控技术攻关,能实现蓝莓 “错峰” 成熟,让国内市场在 10 月 —12 月也能看到国产蓝莓的身影。此外,园区还与 40 余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专家联营和技术攻坚,有效激发园区发展动力活力。
(三)精细化管理支撑
在组织管理上,园区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支撑体系。先后探索出 “三动三勤”“网格化管理”“精、准、细、严” 等科学化、规范化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标准、精准实施,全面提升了园区的运营效能与产业竞争力。在水肥一体化车间内,肥料精确到克为单位;工人喷洒药时,一秒只能走两步;蓝莓树采摘后要根据实际情况统一修剪形态。实现了从种植技术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到产品质量把控等全方位的升级转型。
(四)发展模式多元
在发展模式上,园区引入国内果蔬供应链,引进知名企业参与建设运营,以青龙片区为试点,通过联合运营方式,力促园区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流通等上下游相互配套,示范引领全园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运营有序、品质好、产量高、价格高的良好局面。推进晴川商贸公司实体化运营,组建专业销售队伍,采用多种销售模式,保证销售渠道稳定通畅,同时还通过联合品牌大量输入中国香港市场,打通了蓝莓产业链。
三、产业联动与社会责任

(一)带动就业增收
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日常劳务用工为本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截至今年 6 月,园区开展蓝莓种植技术培训 500 余人次,支出土地流转费用约 500 万元,提供劳务就业 10 万余人次,支出劳务费用约 1600 万元,带动当地水电移民、监测户、土地流转户等 625 户总计增收约 2100 万元。“龙头企业 + 村集体 + 合作社 + 职业农民” 的特色种植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促农联农增收。今年截至目前,已提供采摘劳务岗位 1400 余个,让当地群众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例如会东县姜州镇青龙村村民刘华珍表示,在园区上班,一举两得。
(二)助力乡村振兴
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申报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凉山州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国有企业改革要求,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达成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创效、职工增收。争取通过 QS 和绿色食品认证,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 “晴山蓝” 品牌影响力。园区以蓝莓种植为主导产业,链条式带动群众参与蓝莓种植及加工,实现家门口务工、创业,有效促进产业增质增效、群众就业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聚势赋能,走出一条具有凉山特色的品牌强农之路。园区还通过标准化建设,完善附属产业链条,推动片区快速发展,主动探索市场发展需求,以生态本底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底、田园休闲为核心、研学教育为引擎、康养度假为配套,实现 “农创、农旅、农养” 融合发展。当地以蓝莓采摘为主线,撬动周边片区精品民宿群落建设,打造极具川滇风韵与民俗特色的精品民宿,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
四、未来蓝图与发展方向

(一)持续升级与拓展
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深知,持续的升级与拓展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园区将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从蓝莓的育苗、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将严格按照高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的品质始终如一。
在完善产业链条上,园区将加大对上下游产业的投入。一方面,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研发新的蓝莓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拓展蓝莓的深加工领域,开发蓝莓果酱、蓝莓酒、蓝莓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确保蓝莓能够快速、新鲜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园区积极争取 QS 和绿色食品认证。通过认证,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认可度,还能拓展市场渠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园区还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蓝莓文化节等活动,提高 “晴山蓝”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推动农文旅融合
会东县以蓝莓产业为引,未来将全力打造农文旅复合型旅游景区。在旅游规划方面,园区将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除了现有的蓝莓采摘体验、蓝莓主题研学实践中心和世界蓝莓微博物馆等景点,还将开发蓝莓田园观光、蓝莓美食体验、蓝莓养生度假等项目。游客可以漫步在蓝莓田间,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尝用蓝莓制作的各种美食,如蓝莓蛋糕、蓝莓冰淇淋等;还可以入住蓝莓主题的民宿,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园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增加旅游标识牌,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同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文化融合方面,园区将深入挖掘会东的地域文化和蓝莓文化。举办蓝莓文化节、蓝莓摄影大赛、蓝莓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会东的文化魅力。此外,园区还将开发具有会东特色的蓝莓文化纪念品,如蓝莓手工艺品、蓝莓文化书籍等,让游客把会东的文化带回家。
总之,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通过持续升级与拓展,提高竞争力;通过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东县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蓝莓产业基地和旅游胜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