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理的历史简介?
会理,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地区,安宁河中游。会理市因地处大理、楚雄、普洱三市交汇处,素有“三省通”之称。
会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自唐代以来,会理一直是边塞重镇,设有守备府。宋代,大理国(治今大理市)曾在此设立大理路,设安西、大理、威楚、平远四个都督司。会理成为大理国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
明代,会理设守备司,属大理府。清初,会理仍设守备司,属大理州。乾隆时期,设会理州,属四川省。1911年,成立会理县,属四川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会理县升格为会理市,属四川省。
20世纪初,会理市曾是云南省的行政中心。1929年,云南省 ** 由昆明迁至会理,成为当时云南省的省会。1931年,云南省 ** 再次迁至昆明,会理成为云南省的临时省会。
会理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会理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华夏第一奇观”的乌蒙大峡谷、有“地球南极大峡谷”的普者黑峡谷、有“世界最长的恐龙博物馆”等。
此外,会理市还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有“凉山州北大门”之称。会理市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钢铁、煤炭、电力、石灰岩、矿泉水等产业较为发达。
在历史长河中,会理市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今,会理市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现代化,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