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野牛坪乡枇杷黄灿灿果农笑开颜


果农奏响致富枇杷曲

站在野牛坪乡肥沃土地上,放眼望去,满目翠绿,全是密密麻麻的枇杷树,成熟的枇杷果犹如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笼挂满树梢,金果压枝,灿若群星,十分诱人。

果林里辛勤的果农正在采选新鲜的枇杷、村道上前来收购枇杷的外地车辆排成排,热闹非凡。

现在正是丰收期,浙江的老板前段时间就预定了,在地里刚采摘下来就被收购走了。正在地里采摘枇杷的该乡野牛坪村四社杨兴云,看着挂满果实的枇杷园心里乐开了花。

杨兴云家种植的5亩多的枇杷已全部进入盛产期,仅枇杷销售收入便可达15万元,加上种植枣子、桃子、砂仁等其它收益,杨兴云一家年收入可达40来万元。

我家种植了4亩多,去年卖了两万多元,今年估计两三万元也没问题,我们这里的枇杷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人还在家中、枇杷还在树上,便早就有人预定了。同村的魏发全告诉记者。

野牛坪乡由于上市时间早,每年2月中下旬便大量上市,一直要到4月上旬采摘才结束,由于该乡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所产枇杷具有果大、味甜、形美、肉厚、营养等独特品质,且上市期早,价格高,可以抢占市场先机,极具市场价值。

像杨兴云、魏发全这样通过种植枇杷挣到钱的果农在野牛坪乡可谓比比皆是:

该乡甘盐井村三社村民汪万荣,家庭人口5人,种植枇杷6亩,收入达8万多元。

该乡野牛坪村一社村民岳学兵,家庭人口4人,种植枇杷6.5亩,收入近10万元。

……

该乡枇杷年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90%以上,是会东县主要的枇杷生产基地,尤其是该乡的野牛坪村、甘盐井村和甘田坝三个村,其枇杷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益都是一流的。其中野牛坪村和甘盐井村更是每户农户都种有枇杷,而甘田坝村也有三分之二的农户都种植有枇杷。全乡现在共有枇杷4000亩,2600亩已进入盛产期,每年能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枇杷种植户人均收入上万元,枇杷已成为该乡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十年磨一剑产业大发展

该乡枇杷种植可追溯到十多年前。2004年,该乡从金沙江对岸的云南昆明东川市引进大五星等枇杷品种进行栽培,取得良好效果,自此枇杷种植在该乡大面积推广。

我们乡一直非常重视枇杷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枇杷品种和种植技术,为群众选好品种,有计划、有规划、有组织地发展枇杷产业,为群众找好致富路。野牛坪乡乡长周世才介绍。

为做大、做强枇杷产业,进一步扩大枇杷种植规模,野牛坪乡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群众自愿、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多方筹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组织,使该乡的枇杷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同时,乡上还会同县农业部门积极从政策、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组织人员外出学习,积极为群众引进新技术,并大力推广宣传,组织群众进行交流培训,为群众种植、管理奠定技术基础;坚持走规范种植示范引领道路,力促把枇杷做成产业。

通过10年的发展,枇杷种植在该乡发展壮大,全乡形成高山三个村以烤烟为主、江边三个村以蚕桑、水果为主的产业分布。尤其是该乡枇杷,更是深受昆明、昭通、曲靖等地收购商的青睐,全年平均售价7元每公斤,后期收购价格更是高达12元每公斤。

今后,该乡将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依靠科学技术,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引进外商,打造品牌。

合作化模式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产业壮大了,但市场也有风险,有的事情组织领不了、政府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对此,政府和群众都意识到:必须走专业化、合作化道路。以合作的方式,将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大市场的风险。为此,众多枇杷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我们学到了很多生产、管理上的适用技术,以前价格忽高忽低、收购混乱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该乡会鑫枇杷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对合作社成立的好处深有体会。

由于该村的枇杷很多都是外地客商来收购,收购商很多、群众信息也很片面,而为了便于运输,对枇杷采摘的成熟度要求也很严格,为此经常会造成收购的混乱和价格的忽高忽低。现在,自合作社成立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合作社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规范统一农业的种植,从绿色产品的目标发展提高我乡枇杷的品质,打响我们的品牌,让大家挣更多。野牛坪乡会鑫枇杷农业合作社的社员、野牛坪村支部书记张成贵如是说。

枇杷协会成立后,全乡都建立了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疏花疏果等增产技术措施得到了很大推广,物资上统供、病虫害统防、共同管理分户作业的三统一分也逐步建立,有效解决组织松散、品牌包装、利益分配等问题。

会东县农科局副局长张林介绍,通过合作社,克服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有效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户销售困难、价格忽高忽低等问题,提高了群众组织化和收入水平,促进了该乡枇杷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该乡还将与县农科局共同引进有实力的外地客商,积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论证,开展农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包装设计,全面实施品牌化建设,提高枇杷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