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露出大山的山脊
映照在金沙江河谷
光线演变
轻雾萦绕
好一副美丽的画面
早已醒来的鸟儿
汪汪的狗叫
时起彼伏的鸡鸣
唤醒了沉寂一宿的山河
这条流淌了亿万年的大河
冲破千山阻隔
气势磅礴
汇入大海
哺育了流域文明
如今她奔腾的模样
成为绝唱
失去昔日的风采
一座座水电站
把这条河流
变成一个接一个的人工湖泊
淹没了流淌的印迹
历史的脚步浩浩荡荡
也许……
千百年后还能恢复她奔腾的模样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条气势磅礴,举世闻名的大河,它就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金沙江水急坎陡,江势惊险,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特别以水石震天惊涛咆哮的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虎跳峡闻名遐迩。
金沙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全长3481公里,落差3300米,水急崖陡,江势惊险,流水侵蚀力强,水力资源一亿多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16.7%。
金沙江干流规划建设二十余座梯级水电站,在金沙江下游,规划了四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它们是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
其中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都已建成发电。
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相应库容206亿立方米。

历经近70年的筹建,这座世界瞩目的世界顶级水电工程,即将在2021年开始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封顶的时间越来越近,离发电的计划期限越来越短,电站已开始蓄水。
库区下游河段部分公路已被淹没,河道障碍物清理加快步伐,树木砍伐,房屋拆除正稳步进行。
金沙江从唐古拉山脉汩汩流淌,汇集成气势汹涌的大江,它途经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以不可阻挡之势穿越虎跳峡,来到了白鹤滩水电站库区。
会东县,是金沙江揽在怀里的宝地,大江蜿蜒过境163公里。
它曾是一方英雄的土地,西康宁属人民军金江一支队,就诞生于会东县崇兴街。
1949年,庆康商号也与往常一样人来人往。一名特殊的客人,在几经观察后,举步迈入商号,与商号主人会了面。
这名客人,名叫李逸,会理地下党派往东区的负责人。
商号的主人,是金沙江两岸著名商人胥印侯。

李逸特意过江,是为了全面考察胥印侯。
胥印侯,金沙江边雀衣坪子,今大崇镇人,地主兼商人出身,精通中医,为人正直。
1949年7月,李逸主持建立了会理东区党支部,并指定由胥印侯、王英负责。
金江支队以崇兴街(今大崇镇崇兴村)一带为依托,与贫苦农民交朋友,与有觉悟阶层谋未来,陆续争取到广泛的支持,为开展武装斗争铺平道路。
金江支队在配合红军解放宁属,和地方剿匪中,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和贡献,在解放宁属斗争中写下光辉的革命篇章。
崇兴街,位于金沙江畔,因地势凸起,位置较高故取名大崇(如今的大崇镇),它和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下游与宁南县华弹镇接壤。
大崇镇,是会东县的富庶之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出产丰富,人民勤劳善良。
这里盛产蚕桑,尤其这里出产的香蕉软糯香甜出名。
金沙江流淌至会东县境内,一改往日的汹涌澎湃,变得温柔起来,流淌到崇兴街一带,大山雄峻挺拔,河谷开阔,江面宽广,清晨晨雾袅绕,青烟袅袅,时常呈现的美景好似一副副青墨山水画。
清晨阳光露出山顶,河谷和江面轻雾萦绕,微风里姿态飘逸,温柔而清雅。
停靠在崇兴渡口的船儿,来来回回摆渡了上百年。
麻绳牵挂的船儿,布满卵石的江岸,泛着金光的江水,飘柔的晨雾,构筑了极美的意境画面。
而今这一场景,即将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蓄水淹没而消失。

大崇镇是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移民重镇之一,新镇建设距离崇兴老街车程五六公里,距离巧家县城直线距离两公里,距离葫芦口大桥车程12公里,距离白鹤滩水电站47公里。
在大崇镇上游野牛坪新建有一座金东大桥,把会东县和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成为了会东县重要的入滇通道,金东大桥的通车,必将促进会东县的经济发展,改善会东县境内移民安置点大崇镇、鲁吉、溜姑、野牛坪等地的交通便利,为移民新区的经济发展助力。
为更好促进移民搬迁思想工作,政府组织社会文艺团体,举办移民搬迁思想动员文艺表演,以舞蹈,小品等表演形式,反映库区移民安置思想风貌,紧扣移民搬迁安置矛盾点,以形象的小品表演,讲述了移民百姓心里疑虑和诉求,从抵触到理解配合的转变过程。既丰富了移民百姓文化生活,同时推进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华弹镇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东南部,地处金沙江畔。
距离宁南县城35公里,东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大崇镇接壤,北与葫芦口镇相连。
华弹镇地理位置特殊,是滇之要塞,金沙江经流于此江面宽阔,江水舒缓,因此这里成为了绝佳的渡口,成为金沙江上连接川滇两省的重要渡口之一。
据传,当年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四进四川,其中一次就是从米粮坝(今巧家县)经此渡口,渡过金沙江入川北上至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率领下由会东至华谭,成功阻击江对岸的国民党军队,为红军大部队转移赢取了时间,在当地留下许多事迹。
据记载,当年的洼乌街(今华弹镇)成昌盛一时。
洼乌街居民大都是迁徙逃荒或者经商至此,因人员来源地不同,故而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昔日的洼乌街道长不足500米,但是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却出现了六宫四庙的场景,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十大庙,从记载中不难想象,当年的洼乌街是何等的繁荣热闹。
这十大庙建筑时间为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其中首建者为禹王宫,庙宇均由主殿、厢房、耳房、照壁组成,其中一些庙宇还建有戏台,主殿均为四柱三间式建筑。
可惜,破四旧的年代来临,洼乌街也不能幸免,十大庙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被拆除,鼎盛时期的景象停留在了老辈人的记忆里……,到上世纪80年代,除了南华宫,其余庙宇荡然无存。

1998年,连接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的葫芦口大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从此部分往来的人便不再依靠乘坐轮渡来往于川滇之间,洼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锐减,倒是几公里外的葫芦口镇变成了往来川滇的重要节点,至今都是川滇行人交汇的重要通道。
如今,洼乌街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繁华,提及昔日洼乌盛极一时的佐证,只有尚存的南华宫、华弹字库、猪市桥以及随处仰目可见、枝繁叶茂的榕树。
因洼乌街紧邻渡口,加之南来北往的商贩聚集,因此繁华集市的场景就可想而知,再者十里八乡的百姓做点买卖也自然会聚集于此,于是洼乌街市声名远播。
洼乌,意为繁荣的意思,按当年的繁荣热闹来看其实至名归。
华弹古渡口造就洼乌街的繁荣和兴盛。
据考证,该渡口最早出现的渡船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据《巧家县志》记载:阿屋村在巧家西五里鲁木得,系川滇交界。乾隆十五年,职员刘汉鼎等捐田一百亩零,年收租谷60石,以作岁修船支水手工食之费。
1998年4月位于华弹镇金沙江下游的葫芦口桥通车,虽然已有公路直通巧家,但是华谭当地群众还是多选择轮渡来往于两地,因此渡口的轮渡依然每天穿梭来往于两岸。
如今,随着国家巨型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发电的日期越来越近,洼乌街也将在2021年蓄水后沉寂于水下,届时洼乌街和古渡口,将成为历史,留在当地人的记忆里。


葫芦口镇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城东南部的金沙江畔,距县城25公里,东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距巧家县城仅8公里,南靠华弹镇。地处黑水河与金沙江的汇合处,又是两省三县的结合部,紧靠镇的葫芦口大桥更是连接川滇两省的重要通道,交通十分便利,
葫芦口新建大桥全长746米,桥面净宽13.52米,主跨为656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葫芦口大桥两岸锚碇均为重力式锚,葫芦口侧索塔高110.5米,巧家县侧索塔高84.8米。全桥设计行车速度为40千米每小时,行车道净宽10米,大桥总投资约2.6亿元。
新建的葫芦口大桥为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和如期竣工提供了物料运输保障 ,葫芦口大桥将成为云南省出入滇东北的重要通道之一。
当下,虽然也是冬季低温时节,地处金沙江畔的巧家县白鹤滩镇库着村,地里绿油油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与房屋、道路、树木等相映成景,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宛如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库区移民百姓不得不离开祖辈居住的地方,迁居到移民安置区。
在库区乡村城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关于搬迁安置的议论。
在乡街,村舍,道路旁,三三两两,三五成群聚集着移民百姓,谈论着对搬迁的意见和看法。
有对搬迁补偿满意的,有抱怨的。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展前期,部分移民百姓对搬迁有抵触情绪,对搬迁补偿有意见。
有的移民百姓贷款建房,如今面临搬迁,有的认为自己建的房成本高,补偿标准偏低;有的房产少的,移民补偿款扣除移民安置房款后,个别的百姓几乎没有剩余;还有担心以后的生活没着落,面对搬迁安置有疑虑和想法很正常。

白鹤滩水电站是国家重点水电能源项目 ,移民搬迁安置能否按计划实施,直接影响项目能否按计划蓄水发电。
地方政府部门对于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压力不小。
既要督促搬迁安置房按期建设完毕如期交房,又要耐心动员库区移民搬迁。
正确引导,细致耐心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是关键。
随着地方政府移民安置思想工作入村入户,细则讲解,解答质疑,因势利导,让移民充分了解国家移民搬迁安置政策,解除疑虑,逐步消除了移民百姓的抵触情绪,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取得了稳步进展,移民安置协议基本签署完毕。
白鹤滩水电站,动迁移民89021人,动迁房屋面积达957万平方米。
移民搬迁涉及云南省境内的巧家县、会泽县、东川区、禄劝县、倘甸产业园区,四川省境内的宁南、会东两个县。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3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的沿江地区。
搬迁的日子越来越近,眼看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百姓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园就要拆除,祖辈的坟墓搬迁,河谷不时响起移坟的鞭炮声,到处是砍伐树木的电锯马达声。
望着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生活了一辈子年近古稀的老人,如今要离开难免心里不舍。
只有孩子们依然活蹦乱跳,在幼小的孩子心里,还不能明白什么是移民搬迁。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地处横断山脉,河谷地带海拔六七百米,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瓜果飘香。出产玉米、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蚕桑、瓜果、蔬菜为主。
地方土特产有蚕丝被、红糖、土鸡、香蕉、月饼、凉粉、荞饼、晒醋、豆腐干、米花糖、奇石等。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自然环境优美,温润的气候,无数的动植物,在这里生长繁衍生息。
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项目建设,把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变成了一个接一个的人工湖,奔腾的金沙江成为绝唱,大规模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气候、生物、地理影响在所难免。
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用电需求,需要开发更多的可持续清洁能源。
白鹤滩水电站项目规划筹建,历经近70年风雨,曾因斯洛伐克专家撤走,文化大革命、汶川地震、环境测评等因素影响一度推迟建设。
2011年,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工作才得以正式启动。
历经九年,成千上万劳动者昼夜奋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将给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库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随着东巧高速建成通车,葫芦口大桥、金东大桥的建成,随着宜攀高速,西昭高速,渝昆高铁,会东支线机场等项目立项建设,这一区域将建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同时,工程的建设对促进西部开发,实现西电东送,促进西部资源和东部、中部经济的优势互补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今移民百姓已经站在出发的路口,即将关上那道开启无数次的木门,再也不能回头。
无论走到哪里,不会停下创造新生活的脚步。
装一袋乡土,在河滩捡袋石头,带上家人,牵上那只通人性的土狗,在那风和日丽的日子,一起走上新的路途。
无论去向他乡,还是留在故土,依然深深爱着这片养育的土地,对故乡的爱默默在内心里执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