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最南端。县境东、南面由金沙江环绕,分别与云南省巧家县、会泽县、东川区、禄劝县隔江相望,西与会理市相邻,北同宁南县接壤。会东风光秀美、独具蜀风滇韵,山地立体气候及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会东独特的自然风光,川滇两省文化交汇相融,孕育“川滇融会、博纳西东”的文化特色。辖区内鲁南山壮观的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发电场,构建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蜿蜒流长的金沙江,孕育着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带和干热河谷亚热带风情旅游园(区);高品质的两岔河峡谷风光,环境优美的川滇小镇,立体的四季阳光度假气候,以及独具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清明宴”、端午药膳等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会东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

历史沿革

会东历史上大部为会理县属地。秦汉至宋末,先后经历了会无县、会川县、会川都督府等变革。元初为云南行中书省会川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会川路领7州1县,今会东县境分属姜州(今会东县姜州)、会理州(今会东县大桥)。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姜州、会理州改属东川府;二十五年(1392年)撤会理州。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复置会理州。雍正六年(1728年)云南东川府会理州迁会川城(今会理县城),隶属宁远府,并于次年设苦竹坝(今会东县新云乡)巡检署。道光十三年(1833年),改苦竹巡检署为洼乌场(今会东镇)巡检署。1912年改洼乌巡检司为四川省会理州洼乌分州,次年改为洼乌分县。1935年以后,洼乌分县改为参鱼区。1939年西康建省,会理县划属西康省。1952年7月1日以会理县东部部分地区和云南省巧家县二区金沙江以西地区为行政区划,建立会东县,因地处会理之东,故名。1955年西康省撤销,会东属四川省西昌专区。1979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至今。县政府驻会东镇正街。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1

行政区划

民国元年(1912)属会理州(治所驻今会理县城关镇)洼乌分州(治所驻今会东镇云盘)。民国二年(1913)会理州改为会理县,洼乌分州改为洼乌分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洼乌分县为会理县四区,今会东县西部地区为会理县四区所属7个联保中的鱼格、江屯、铁香、大发、新红、江滨等6个联保和平吉联保中的黑塘地区(包括今会东县坪塘乡和火山乡的刷把、燕子岩等地带,以下简称黑塘地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建西康省,会东县西部地区随会理县隶属西康省。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2

民国三十年(1941),国民政府公布《乡镇组织暂行条例》,改原县、区、乡、保四级制为县、乡两级制,会理县四区改为会理县够鱼区(区署驻够鱼街),今会东县西部地区为鳝鱼区所辖七个乡中的鱼格、江屯、铁香、大发、新红、江滨等六个乡和平吉乡的黑塘地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以今会东县野租区地建鲁七乡,隶属鱼区。

会东县东部地区属云南省巧家县第二区所属金沙江西岸的妈姑(今溜姑)、新山、松坪、老口、黄坪、铁厂、淌塘等七个乡和云和乡的2个村。

1950年3月23日会东全境解放。西部地区为会理县东区(区署驻魅鱼)所辖七个乡中的鱼格、铁香、大发、新红、鲁七、江滨等6个乡和平吉乡的黑塘地区以及中区的江屯乡。

1951年6月调整行政区划,今会东西部地区为会理县第六区(区署驻大桥),辖大新、江红、大桥、鲁七、大崇、鲁关、发箐7个乡和第五区(区署驻姜州)所属11个乡中的姜州、小坝、铁可、麻左、嘎吉、营官、岔口、堵格、黑塘等9个乡。

1951年7月至1952年6月,会东县西部地区土地改革结束,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会理县原第五区所辖姜州、小坝、铁可3个乡建第5区(区署驻姜州),营官、岔口、堵格3个乡建第9区(区署驻鲹鱼),麻左、嘎吉2个乡建第10区(区署驻嘎吉高科),平吉、岔庄、黑塘3个乡建第11区(区署驻太平场),第六区(驻大桥)仍领7个乡,增设岔河乡。

会东县东部地区仍属云南省巧家县第二区金沙江西岸的妈姑、新山、松坪、老口、黄坪、铁厂、淌塘等7个乡和云和乡的2个村。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3

1952年7月1日以会理县东部部分地区(会理县第五、六、九、十区和十一区的黑塘地区)与云南省巧家县二区金沙江以西地区(妈姑、新山、松坪、老口、黄坪、铁厂、淌塘等7个乡和云和乡的2个村)为行政区划,建立会东县,县政府驻鯵鱼坝。

建县时,原属会理县部分地区划为5个区:原九区改名云盘区。区署驻鲹鱼街,下辖云盘、鱼塘、岔口、营官、新村、长新、撤者邑等7个乡。五区改名江舟区。区署驻江舟街,辖江舟、小坝、中心、左箐、铁柳、可河、龙树、火石等8个乡。

十区改名嘎吉区。区署驻高科,辖嘎吉、茂吉、马鞍、白岩、倮左、新水、码头等7个乡。

以原九区的堵格乡、六区的大新乡和十一区(区署驻会理太平场)的黑塘地区为行政区划建新堵区。区署驻新街,辖新街、红岩、堵格、火山、马坪等5个乡。

六区改名大桥区。区署驻大桥,辖大桥、岔河、发箐、江西、大崇、鲁关等6个乡。原辖鲁七乡拟建七甲半彝族自治区,由嘎吉区代管。

以原巧家县二区金沙江西岸7乡2村建吉兆卡区。区署驻吉兆卡,辖溜姑、新山(青山)、松坪、老口、铁厂、淌塘、黄坪等7个乡。

全县共6个区40个乡和1个待建彝族自治区。

1953年,通过普选划乡建政,将全县划为9个区,58个乡。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4

1955年6月,据西康省委办公厅通知,全县各区改数字序列冠以驻地名称。10月撤西康省并入四川省,会东县隶属四川省。12月乡人民政府改称乡人民委员会。

1956年5月,撤新堵区,堵格、火山、坪塘3个乡划属够鱼区;新街、新龙、马龙、红岩4个乡划属大桥区;撒者邑乡并入联合乡;左箐乡并入小坝乡;甘沟乡并入火石乡;茂吉乡并入嘎吉乡;江西乡并入大桥乡;大坪乡并入大崇乡;铁厂沟乡并入发箐乡;马鞍乡并入白岩乡;中心乡并入江舟乡;鲁关乡更名鲁吉乡。至此,全县辖8区48个乡。

1957年4月,撤够鱼区建制,所辖7个乡直属县政府。

1958年7月建直属乡工委,驻垭口,原解鱼区所属7个乡改属直属乡工委。

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7个区、1个直属乡工委不变。建社变化情况如下:

鲑鱼区(县直属乡工委):

云塘、联合、新云等3个乡合建为前进公社;堵格、火山2个乡合建为堵格公社;长新乡建为长新公社;坪塘乡建为坪塘公社。

江舟区:江舟、小坝2乡合建为江舟公社;铁柳、可河、龙树3乡合建为铁柳公社;火石乡建为新民公社。

嘎吉区(区著迁嘎吉街):白岩、嘎吉2乡合建为狮子山公社;倮左、新马两乡合建为青龙公社。

大桥区:

原辖大桥、双河、岔河、发箐、黑嘎、新街、红岩等7乡以乡为单位共建7个公社。

鲁吉区:

原辖4个乡以乡为单位建立大崇、金沙(鲁吉乡改建)、妈姑、文箐4个公社。

松坪区(区署驻吉兆卡,1960年迁松林坪,1962年复迁回吉兆卡);

松坪、官村2乡合建为松坪公社;老口乡建为新村公社;余4乡建为新山、小街、甘海、黄坪4个公社。

淌塘区:

所辖5乡以乡为单位建淌塘、普咩、鹿鹤、岩坝、新田等5个公社。

野租彝族自治区:

鲁南乡改建为鲁南公社,拉马、野租、白沙、雪山4个乡仍保持乡的建制。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5

1959年10月,撤淌塘区并入嘎吉区,所属5个公社并入嘎吉区。

1962年6月,恢复淌塘区建制,原所辖5个公社仍属淌塘区。1962年6月,撤直属乡工委,恢复够鱼区建制,区署仍驻鱼街,辖地不变。

1961年5月,缩小公社规模:

前进公社分为前进、联合、新云3个公社;

江舟公社分为江舟、中心、团结3个公社;

铁柳公社分为铁柳、可河2个公社;

青龙山公社分为新马、倮左2个公社;

狮子山公社分为嘎吉、白岩2个公社;

松坪公社分为松坪、官村2个公社。

1962年6月,再次缩小公社规模:

铁柳公社分为铁柳、龙树2个公社;

大桥公社分为大桥、红果2个公社;

新街公社分为新街、新龙2个公社。

1963年11月,县人民委员会通知,高科区公所更名为嘎吉区公所。

1966年,在“四清”和“文大”运动中,以破“四旧”为名,对全县25个公社名称作了更改。

野租彝族自治区所辖1社4乡名称未变。至此全县辖8区48个公社(含未更名18个社)和4个民族乡。至1984年,全县将1966年改名的社全部复名。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6

1969年9月28日,会东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各区、社革委会相继成立。

1971年5月,大桥区东风公社一、五大队划属鲁吉区先锋公社,大桥公社大坪、江西2个大队划属东风公社。10月,江舟区新民公社二大队的四、五生产队划属螺吉区星红公社。

1972年,野租区的4个乡建为公社,至此全县辖8区47个公社。

1981年2月,在会东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撤县革命委员会复建县人民政府,县辖各区、社改称区公所、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1年8月:

联合公社分为小岔河、撒者邑两公社;红旗公社分为堵格、火山两公社;大崇公社分为大崇、黑嘎两公社;新街公社分为马龙、新街两公社;红光公社分为发箐、铁厂沟两公社。至此,全县共辖8区52个公社。

1984年4月,根据中央和省委规定,实行政社分开,全县各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

同年3月,划出嘎吉区柏岩乡的海坝、炭窑子2个大队,大桥区岔河乡的新店、大发2个大队建海坝乡,隶属嘎吉区;

同年9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鯵鱼乡建会东镇,辖原够鱼乡行政区域,镇署驻县城农贸街。

同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大桥区所辖新街、马龙、红果、新龙、红岩等5个乡划出,建立新街区,区署驻新街。

1985年10月,经省、州人民政府批准,撤大桥河乡建铅锌镇,辖原大桥河乡行政区域,隶属大桥区。至此,全县辖9区53个乡(镇)。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7

1990年辖9区、1镇、52乡(镇),318个村民委员会,1777个村民小组。

1991年,会东县有51个乡,2个镇,31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777个村民小组(社)。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8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9

1998年,为了便于甘蔗生产区域管理,将原松坪区所辖的野牛坪乡划入鲁吉区。

2006年7月,全县实际有51个乡,2个镇,31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791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小组。11月,由于移民安置,增加了新云乡滴水岩村所辖的安家梁子村民小组。

探秘会东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的全面解读插图10

2012年,会东启动撤乡建镇工作,到2019年末,会东县辖19个乡(镇)(街道),301个村、9个社区。

2023年,会东县辖13个镇、4个乡、2个街道、189个村、15个社区。

2024年会东县辖2个街道、13个镇、4个乡:鱼城街道、金江街道、鲹鱼河镇、铅锌镇、堵格镇、姜州镇、乌东德镇、淌塘镇、铁柳镇、嘎吉镇、满银沟镇、新街镇、鲁吉镇、大崇镇、松坪镇、老君滩乡、江西街乡、溜姑乡、野租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