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外的惊喜
走进川超背后的五彩凉山


五彩凉山

看一场球
爱上一座城
当足球的激情遇上凉山的山水


川超


激情不散场
当赛场上的拼搏融入民族文化的血脉
这就是“川超”联赛在凉山的独特篇章
在这里,体育不再是孤立的竞技
而成为一扇打开凉山魅力的窗口
一场整合了文化、旅游与经济的盛会
当足球的激情渐渐远去,凉山的真正魅力才刚刚开始绽放。走出川超凉山主场的沸腾看台,耳边似乎还回荡着球迷的呐喊和《嘎哟啦》的大合唱。但你知道吗?赛场外的凉山,正上演着另一场五彩斑斓的“比赛”!

川超之旅

说走就走
你的凉山“超”值行程单!
第一站
视觉盛宴:
大地调色盘的杰作



是造物主慷慨的赠予。
凉山的色彩





五彩凉山 春夏秋冬
春季,螺髻山万亩杜鹃绽放,从山脚到山顶,粉白紫红次第晕染;
夏季,泸沽湖湛蓝如镜,倒映着格桑花的绚烂;
秋季,金沙江畔的脐橙林结出金果,与梯田稻浪相映成辉;
冬季,大雪山银装素裹,黑顶民居炊烟袅袅,构成一幅水墨长卷!

这里的色彩更流动在彝家儿女的衣饰间。姑娘们的百褶裙摆划过山径,犹如彩虹倾泻;老匠人手中的漆器,红黄黑三色流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瞧,身着盛装的彝族姑娘,服饰简直是一座“行走的艺术馆”——银饰叮当作响,刺绣五彩斑斓。

绣娘们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壮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全部编织进那一针一线、一银一饰之中。当身着盛装的彝家儿女在火把节上载歌载舞时,那流动的色彩与铿锵的银饰声,便是凉山最动人、最美丽的风景。

第二站
听觉漫步:
山水之间的天籁


走进山寨 做一名“闻歌”的旅人。穿行在凉山的山水间,耳朵也会沉醉。
在凉山,最美的风景,不只在眼中,更在耳中,在心里。雷波,这座藏在深山里的“民歌活态博物馆”,正用它独一无二的方式,回应着现代人对“诗与远方”的渴望。

在这里,歌声是生活的注解。在马湖之畔,听渔歌互答: 泛舟于高原明珠马湖之上,不仅能看到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还可能邂逅湖上渔夫即兴而作的渔歌。歌声在山湖间回荡,你会明白,何为“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
阿都高腔
一
曲风中传来的歌谣

在凉山,有一种声音,能穿透云霄,抵达灵魂。这就是阿都高腔。
这传承千年的声音,它不是编排好的乐章,而是山风与岁月的和鸣,是彝人用血脉传承的“天籁之声”。
阿都高腔,不仅仅是一种歌唱形式,它更是大凉山灵魂的回响。

当你置身于布拖的旷野,听那一声高亢入云的吟唱撕裂寂静,悠长的拖腔在山谷间盘旋、回荡……那一刻,你会明白,这才是大凉山最原始、最深沉的生命力。

它没有伴奏,却唱出了最磅礴的乐章。
来凉山,赴一场声之盛宴,
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甚至有机会学唱一句古老的“腔调”,让旅途成为一次深度的文化寻根。

这是一场为耳朵和心灵准备的旅行。告别走马观花,与我们一同深入凉山,在阿都高腔的悠远韵律中,读懂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厚重。
第三站
味觉之旅:
山水滋养的馈赠


凉山的味道,是时光酝酿的芬芳。
在邛海畔,现捞的醉虾清甜爽口;在火塘边,慢烤的小肠外酥里嫩;在高山牧场,彝家腊肉经松烟熏制,散发着时光的味道。
别忘了尝一口



UTUMN




AUTUMN

雷波脐橙
盐源苹果
会理石榴
它的清甜足以让你理解何为”山水精华”!
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密码:美姑的山岩蜂蜜带着山野花香,布拖的乌洋芋口感绵密,会理的鸡枞菌鲜美无比。这些味道,是凉山最地道的名片。

比赛结束了,但美食的“加时赛”才刚刚开始!
一定要尝尝,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们扎根于凉山的土地与生活,是烟火人间的真实写照,也是游子心中最顽固的乡愁。

下次当你踏上凉山,在品尝过坨坨肉的豪爽后,不妨走进深夜的烧烤摊,点一份烤小肠和包浆豆腐;或者在寻常巷陌,找一家小店,喝一碗酸菜土豆汤,那时,你才算真正了解凉山。

来吧,让一场球赛带你认识凉山,让五彩凉山给你一个“超”值之旅!
做客凉山
跟着绣娘学习一针一线,让指尖绽放彝家花朵;
随牧羊人穿越草甸,听他们用木叶吹奏情歌;
与酿酒师傅共酿一坛杆杆酒,品味时光沉淀的醇香。
夜幕降临时,加入篝火边的达体舞,让跃动的火光温暖身心。

这一刻,你会明白:
凉山的美好,不仅在于它的五彩斑斓,更在于它能让你找回与自然、与文化、与真实自我的深度连接。

文/央青 图/凉山文旅、中国国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