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型城镇化:乐水湖项目生态赋能,大石板古村文旅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节奏”,正以看得见的姿态,遍布在四川凉山的城乡之间。

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迈向提质增效,单点突破推进全域发展。凉山,以点带面,精准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短板,让美丽风景激活“美丽经济”,绘就城美、村兴、民富的新空间。

生态和景观引客 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

山水配套,融合生态肌理与民生需求,成为生态宜居的鲜活样本。

一个集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交通优化、旅游开发和投融资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更新与发展项目,正在雷波县持续打造。

凉山新型城镇化:乐水湖项目生态赋能,大石板古村文旅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插图

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及滨湖路建设项目

“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及滨湖路建设项目在雷波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绝非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扮演着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战略角色。”雷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邓和平说,该项目精准地回应了新型城镇化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核心要求。

据了解,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及滨湖路建设项目由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乐水湖滨湖路改扩建、老城区北环路建设(B标段)3个子项目组成,总投资为5.37亿元。目前,项目整体已投入使用。其中,老城区北环路建设(B标段)项目已建成投用;乐水湖滨湖路改扩建设项目完工约5495米,占总工程量99%;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总工程量98%左右,预计今年年底项目全面竣工。

为重点突破雷波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能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民生提升当地生活品质,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凉山新型城镇化:乐水湖项目生态赋能,大石板古村文旅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插图1

乐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及滨湖路建设项目

邓和平介绍,项目将有效治理生活污水、保护湖区水质、改善卫生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在大幅提升区域环境美观度的同时增加夜间安全感,并为居民提供了专门的健身、娱乐和社交场所,打造舒适的休闲空间。

同时,乐水湖本身具有生态和景观价值,通过系统性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从一个原始的湖泊打造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和城市“后花园”,吸引了游客。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来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此外,项目的建设还能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刺激商业投资,促进当地经济从传统模式向“旅游+”融合模式转型,培育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雷波县准备围绕乐水湖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地位优势,打造乐水湖省级旅游度假区。”邓和平表示。

文旅赋能乡村蝶变 文旅收入占比72%

古村焕新,从有到优。西昌市大石板古村,蕴藏着美丽生“金”的蝶变图景。

据了解,西昌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组建国有平台+民企+村集体下属资管公司的混改企业,实施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项目坐落于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岸,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凉山新型城镇化:乐水湖项目生态赋能,大石板古村文旅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插图2

大石板古村

项目建成前,大石板村的村民主要以打渔为生,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村里家庭年收入不足3万元。围绕“村容村貌优美、乡风民风文明、文旅产业繁荣、集体经济壮大”建设目标,西昌市大石板村以农民充分参与为基础,盘活民族历史文化遗迹,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让丝路古村焕发新生机,为实现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在推进项目建设、运营中,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提供了‘大石板’经验。”西昌古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利萍介绍,项目分三期进行实施,一期项目选择开发基础较好、开发条件相对成熟区域,集中打造景区核心区,以快速塑造景区旅游品牌,集聚人气,为二三期项目开发打好基础。二期项目主要是对大石板古村商业进行提档升级,打造网红景点、完善商业配套、增添文化内涵力,不断推进核心景区向外拓展。拟建三期项目将进一步拓展景区产业新业态,增强对不同偏好人群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石板社区依靠“古村落+新民宿”的双轮驱动,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从传统农业、渔业开始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逐步实现市、街道、村社区的功能互补,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凉山新型城镇化:乐水湖项目生态赋能,大石板古村文旅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插图3

大石板古村特色民宿

杨利萍坦言,通过项目,盘活了8万余平方米因邛海湿地搬迁形成的闲置集体经营性资产,提升了2.8平方公里内的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及近10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环线村道,成功打响了大石板古村景区旅游品牌。

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品牌效应的持续释放,产业规模的扩大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大石板景区共接待游客191.4万人次,带动周边区域实现旅游收入9.06亿元。

如今的大石板社区,共有232家民宿、80余家餐厅、近60家旅拍门店,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村里上千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以文旅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村总收入的72%,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14万元/年提升至3.18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从13.48万元/年跃升至130余万元/年。

从生态赋能到文旅蝶变,凉山以精准举措破解城镇化难题,绘就起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图景,夯实民生幸福根基,激发经济发展动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9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