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姜州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彤彤的石榴缀满枝头,在秋日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画卷中最亮眼的一笔。近年来,姜州镇跳出传统销售局限,以电商为纽带打通产销链条,不仅让会东优质石榴走向全国,也让种植户和周边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9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姜州镇的会东山南生态软籽石榴种植园区,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树间。“今年雨水、光照都充足,石榴个头大、味道甜、产量高,果子质量特别稳定。”种植户唐光军看着满园硕果乐呵呵地说。
刚从枝头摘下的石榴,很快被运往园区的打包车间,这里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围坐在操作台前,形成了一条高效的分拣打包流水线:有人仔细筛选,将个头饱满、色泽鲜亮的优质石榴挑出;有人专注套网,给每颗石榴穿上柔软的泡沫“保护衣”;还有人熟练地装箱封箱,将石榴整齐码进印有“软籽石榴”字样的纸箱后,迅速封箱、贴单。经过这一流程,一箱箱打包好的石榴整齐堆叠,等待着通过物流网络运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这样的产销两旺局面,离不开电商的助力。“过去我们依赖批发商上门收购,价格、销量都不稳定,自己尝试直播售卖也因为缺乏专业团队进展缓慢。”会东县山南生态软籽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德宇坦言。今年,合作社与收购商达成合作,借助对方成熟的直播运营团队,通过电商平台将石榴推向全国,订单纷至沓来,售价也稳定在每斤3至5元的理想区间。
收购商薛锦文之所以选择合作,正是看中了园区石榴的硬实力。“这片园区采用绿色环保种植模式,每个果实个头匀称、色泽红润、口感最佳,完全符合消费者对优质水果的需求。”薛锦文介绍,其团队每日发货量达20万斤,而园区充足的产量能充分满足发货需求,“可以确保及时打包、及时发货,让果子以最新鲜的状态送到消费者手中。”
电商赋能不仅让合作社的石榴卖得好,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增收。罗德宇介绍,今年合作社不仅售出自家2000余亩果园产出的约260万斤石榴,还帮助周边农户销售了200余万斤,“切实感受到了电商的魅力,卖得更快、也更省心。”有了稳定的销路和可观的价格,唐光军也吃下了“定心丸”:“和罗老板合作不愁销路,今年的收成特别踏实!”
石榴产业的火热,还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家在园区附近的卢志美,如今在打包车间负责分拣、套网套、装箱工作,每天能挣300余元。“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卢志美说。

会东山南生态软籽石榴种植园区的成功是姜州镇石榴产业在电商赋能下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从果园采摘到车间打包,再到全国热销,姜州镇石榴产业形成了“产得出、卖得好、农户富”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产销模式持续优化,我县石榴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