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州民族宗教委获悉,近年来该委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凉山“三大强州战略”部署,通过精准施策用好民族类项目资金、补齐管理短板、强化过程监管,推动资金项目提质增效,持续发挥民族类资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分配下达民族类资金5452万元,落地实施特色产业培育、民族文化发展等领域项目34个。
围绕州委中心工作,州民族宗教委构建了“向上争取、向下调研、向内统筹”的工作格局。通过广泛开展项目需求摸底,精准掌握基层诉求并统筹谋划,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与项目支撑。
在项目管理上,州民族宗教委打出“问题整改+过程监管+质量把关”组合拳。针对历史问题,以“线上亮灯预警+线下约谈督促”方式,推动2023年9个问题项目中的8个项目完成销号;针对当前项目,依托“线上巡检+线下督导”双轨机制加快建设进度,2024年项目备案率达96.88%、开工率达84.81%、完工率达33%,阶段性成效位居全省前列;针对项目质量,采取“专家预审+现场踏勘”双把关模式,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群众认可的优质工程。今年,州民族宗教委拟推荐5个民族村寨、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参与省级评审,力争打造标杆项目。
为保障项目全周期高效推进,州民族宗教委建立了季度通报与跟踪督办制度,严格执行“周报告、月汇总、季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实现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截至目前,各县(市)项目进度按时报送率达100%,2023年资金拨付率达95%,2023年度项目完工率从78%提升至98.7%。(记者 刘建荣)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