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多所中学高一新生们的军训已悄然进入尾声。

8月27日,记者走进各中学操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迷彩方阵,嘹亮的口号声在教学楼与操场间回荡——这片操场,早已成了他们最生动的“成长课堂”。

连日的训练像一把精心打磨的刻刀,悄悄雕琢着少年们的模样。他们的脊背更直了,眼神更亮了,举手投足间少了几分散漫,多了份军人般的严谨与专注。
“每天和同学一起站军姿、练队列,听教官讲部队里的故事,感觉特别有意义。”会东县中学高一新生王世铃擦了擦额角的汗说,“刚开始觉得站军姿比解一道数学难题还难,现在却能享受这种坚持带来的成就感。这段日子教会我们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坚强,更让我收获了一群能并肩流汗的朋友,绝对是高中生活最棒的开场白。”
同校新生唐鸿则在踢正步的间隙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你看我们现在步伐多齐,可前两天还在为‘顺拐’被教官单独指导呢。”他笑着说,“教官总说,‘踢正步不仅要脚齐,心更要齐’。这段时间里,听从指挥、严守纪律成了习惯,每一次重复训练都是对意志的打磨。我相信这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会让我们在未来面对复杂的公式、难背的课文时,也能像现在这样迎难而上,更会让我们懂得,个人的努力从来都和家国的责任紧紧连在一起。”
训练场上,学子们的成长从不孤单。教官们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却始终保持着标准的示范姿势,弯腰纠正学生的脚位时,迷彩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休息时,他们会坐在队伍中间,用沙哑的嗓子讲国防故事,把“保家卫国”四个字说得掷地有声。而老师们则像不知疲倦的陀螺,抱着医药箱在队列间穿梭,给晒得脸红的同学递上藿香正气水,帮中暑的学生扇风降温,还用手机拍下孩子们训练的瞬间,说要做成相册送给他们当“成长纪念”。
“我们不仅要教队列动作,更要在他们心里播下国防意识的种子。”军训教官龚远标一边示范摆臂动作一边对记者说,“这些孩子就像待打磨的璞玉,科学训练是为了让他们练就好体魄,以身作则是想让他们明白,责任与担当从来都不是口号。”

严肃的训练之余,操场也从不缺欢声笑语。傍晚时分,夕阳给迷彩服镀上一层金边,教官们总会“变”出些新花样:趣味军事游戏里,同学们为了争夺“胜利旗帜”并肩作战;拉歌比赛时,各班的“金嗓子”扯着嗓子对唱,输了的队伍还会集体表演个小节目;休息时,教官偶尔露一手格斗术,总能引来一片惊叹——此起彼伏的歌声、爽朗的笑声在操场回荡,像催化剂般让陌生的同学迅速熟络,班级的凝聚力就在这一来一往中悄然升温。
据悉,我县各中学军训将于8月31日全部结束,当天,学子们将穿着笔挺的迷彩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检阅台,用一场振奋人心的汇报表演,为这段特殊的青春记忆画上句号。

编辑 王双林 审核 赵海华 胡方晓 杨海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