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来到凉山州宁南县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近日,王东明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为当地发展把脉问诊。此次调研不仅关注宁南县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着眼于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宁南县作为凉山州的重要县域,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调研中发现,当地仍面临特色产业规模不足、基础设施短板明显、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挑战。如何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成为摆在宁南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关键课题。

产业发展方面,宁南县虽拥有优质蚕桑、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王东明在调研中特别强调,要立足当地实际,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建议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宁南县乡村振兴的另一瓶颈。部分偏远村寨道路条件差、水利设施老化、通讯网络覆盖不足,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调研组指出,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振兴夯实硬件基础。

人才短缺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宁南县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普遍,导致乡村发展后继乏人。王东明在座谈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既要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也要加强本土人才培育,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也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内容。宁南县拥有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这些宝贵财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考验着当地干部的智慧。调研组建议,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王东明对宁南县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此次调研不仅为宁南县乡村振兴把准了脉搏,也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未来宁南县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值得持续关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