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团委积极组织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通过志愿服务、产业帮扶等方式激发乡村活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路径。
青年人才短缺与留乡意愿薄弱是当前面临的首要挑战。尽管宁南县团委开展了返乡青年创业计划,但受限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许多优秀青年仍倾向于外出务工。如何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成为留住本土人才的关键。当地尝试通过电商培训、特色农业项目孵化等方式增强乡村就业吸引力,但配套产业链条不完善制约了实施效果。
资源整合不足制约着帮扶项目的可持续性。部分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存在一阵风现象,缺乏与当地产业发展的深度结合。宁南县团委正探索建立团组织+企业+农户的三方协作机制,将青年创业与茶叶、蚕桑等特色农业捆绑发展,但跨部门协调机制仍需强化。
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碰撞在基层实践中日益凸显。部分乡镇对青年创新项目的接纳度有限,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宁南县团委通过组织青春讲堂“新农人故事会等活动促进观念转变,但改变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仍需时日。
数字化赋能存在明显差距。虽然开展了农村电商培训,但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宁南县青年创业者反映,农产品上行仍面临诸多技术壁垒,需要更系统的数字技能培训和支持体系。
面对这些挑战,宁南县团委正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联动,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本土青年带头人。乡村振兴不是短期工程,需要持续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活力,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