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省科技统计中心)近日发布的《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我州区域创新能力在全省排第18位,较2023年上升3位,是全省排名升幅最大的地区之一(另一个为资阳市)。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凉山州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为15.33,这是根据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15个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2024年全州超八成基础指标排名与上年持平或略有提升,尤其在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方面表现优良。
一是在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项一级指标中,全州创新资源排名第18位,较2023年上升3位,但仍处于下游,反映出全州在研发经费、人才储备、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仍较为薄弱;企业创新排名第18位,较2023年上升2位,表明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吸收与转化方面有所改善;创新绩效排名第15位,上升4位,是四项指标中表现最好的,说明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率有所提升;创新环境排名第19位,未有明显改善,反映出全州在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在12个二级指标中呈现“部分亮点与明显短板并存”的特点。技术创造能力表现突出,排名全省第5位;但创新投入能力(第19位)、创新驱动能力(第18位)排名靠后,反映企业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知识创造成果排名第10位,有一定的创新产出基础;但产业发展排名第18位,表明创新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未充分释放。创新人力投入排名第12位,基础尚可;但创新经费投入(第18位)、创新基础平台(第17位)滞后,资源支撑能力有限。全州社会经济发展排名第7位,但科技服务排第21位,经济金融和生态环境排名第15位,服务体系与配套环境短板明显,制约了创新效能,需针对性强地补齐短板弱项。
三是从115个三级指标的全省排位分布来看,我州居全省上游水平的指标27个,占比23.48%;居中游水平的指标26个;占比22.61%;处于全省下游水平的指标62个,占比53.91%。全州仅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三级指标处于上游,主要集中在部分特色产业(如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的创新应用方面。全州尚有超过一半的指标处于下游水平,尤其是在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明显滞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