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产业是会东县第一支柱产业,也是当地烟农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抓好烟叶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8月7日,立秋虽至,暑热未消,在烟田里查看叶部病害防治效果的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员徐清海显得底气十足。
科技赋能
构建全域数字监测网络
在凉山烟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化的生态气候导致区域内农业生产病虫害种类繁多、流行规律复杂,威胁着烟叶品质和产量。
近年来,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通过“清单式攻关”“数字化监测”“体系化防控”等举措,创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烤烟病虫害防控体系,织密了烟区病虫“防护网”,筑牢了烟农稳定增收的坚实屏障。
进入“十四五”以来,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制订并持续完善《凉山州烟草绿色防控高质量发展工作清单》,从队伍建设、识别诊断、机理机制、技术集成、防控方式、科普宣传、监测预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技术攻关。
依据攻关成果,针对“三病三虫”和非侵染性病害等主要易发频发病虫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逐项梳理发生区域、成因特点、灾变规律和防治难点,构建完善覆盖凉山烟区的“烤烟健康全域调查监测网”和覆盖全程的“烤烟病虫全程一体化综防联控技术体系”,实现了烟叶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和防控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体系创新
打造全程综防联控格局
如果说全域数字化监测是让病虫“无处遁形”,那么,全程综防联控则是让病虫“难于下手”。
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引入“数字化的智能监测”技术,在会东县、冕宁县等代表性烟区布设智能监测点,依托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气象、土壤、苗情和虫情等本地数据。同时,自主开发“人工在线调查监测”技术,推动病虫分级调查落地全州烟田,逐步实现10个产烟县(市)、130个烟叶工作站(点)、597个技术服务网格“人工在线调查”全覆盖,补齐病虫害监测网络矩阵,推进全域病虫害“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指导病虫害防控,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植保专班专家指导、靠调查数据支持,烟农非常认可。”宁南县六铁烟站网格技术员罗仕刚深有感触。
基于病虫复合混发特征,凉山烟区打破“单病单虫”的传统防控模式,借鉴中医“治未病”理念,将植保关注重点转移到“烤烟健康生长保障”上来,系统集成“生态调控、源头控制、健康栽培、传播阻断、生物防控、理化诱控、精准治疗”7大途径,创建“烤烟病虫全程一体化综防联控技术体系”,奋力推动烟叶植保工作融合增效。
协同发力
筑牢绿色防控坚实保障
“过去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我们只晓得在叶面打药,打个三四次都打不住。现在才晓得防这个病,要保证烟株健康,提升免疫力,要联防蚜虫、联防根茎病,把药配好,灌根两次就好了。”冕宁县若水镇丰乐3组烟农徐全虎道出了综防联控的关键。
在提升烟农防控技术方面,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制作“画报式病虫图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病虫特征、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前认不清病害,现在对照图谱就能判断,还能扫码看防治视频。”西昌市琅环镇小沟村一组阿尔木支赞不绝口。
植保技术队伍建设是植保体系建设的核心支撑,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烟叶植保技术工作专班,各县(市)分别成立县级植保技术团队,形成州、县、站“专家指导+专班主抓+专员主力”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为烟区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有了“专家+技术员+烟农”三级联动机制,依托合作社推广统防统治,凉山烟区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
从经验驱动到数字赋能,从单一防治到综防联控,凉山烟区植保体系从被动应对跨越到主动防控升级,不仅守护了“一片烟叶”的纯净品质,更探索出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绿色防控护航“金叶”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深化“科技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为烟草绿色防控进一步注入更强动力。(江连强 郭群召 记者 李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