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会隧道洞口

智能建造设备一览图
面对复杂地质,项目团队构建起高效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深化穿透式管理,确保各项指令及标准规范直通管理末梢。建立“长距预报+短距探测”动态预警体系,整合三维可视化检探测、地质雷达、TGP地震波探测等技术,相当于为隧道施工装上了“透视眼”和“预警雷达”,提前探测、精准定位隐性地质风险。
此外,项目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施工建设绿色高效推进。研创多项配套施工技术,在行业中率先使用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机、电动罐车等绿色低碳设备,实现隧道全工序机械化低碳施工,累计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同时利用“川隧大模型”,构建超特长隧道绿色智能建造体系,实现隧道施工数字化再造。项目累计获得综合配套省级工法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省级QC成果3项、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11篇,为超特长隧道建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宁会隧道左幅贯通是全面建成这座万米长隧的关键一步,截至目前,隧道右幅剩余518米,整体进度已达95%,预计今年11月实现全线贯通。2024年底,宜攀高速宁攀段起点至新街互通、会东北互通至止点金江枢纽互通共138公里已建成通车,结束了宁南县、会东县、会理市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今年底宁攀段实现全线建成通车后,宁南县至攀枝花市通行时长将由5小时缩减至2小时,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将再添一条高速大动脉,对实现区域合作、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