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衣经济在会东兴起,农户采收忙不停

近日,会东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蝉蜕采收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升温,蝉衣这一传统药材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新亮点。然而,在这股蝉衣经济热潮背后,也隐藏着产业标准化不足、市场波动风险等问题亟待解决。

蝉衣采收成农户绿色银行

会东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蝉蜕资源。每年夏季,农户们利用清晨和傍晚时段,在树林间细心收集蝉蜕。这种靠山吃山的采收方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农户创造了可观收益。当地农业部门统计显示,熟练农户单日采收量可达5-8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计算,月收入较传统农作物种植高出2-3倍。不少农户将蝉衣称为树上黄金,采收季全家出动已成为常见景象。

产业链条延伸带来新机遇

随着蝉衣市场需求扩大,会东当地逐渐形成了从采收、初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户开始尝试蝉衣的初级加工,通过清洗、晾晒等工序提升产品附加值。更有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将蝉衣分级包装后销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中药材集散地。这种产业链延伸不仅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还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蝉衣经济前景广阔,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质量参差不齐是首要问题,部分农户为追求产量忽视采收时机,导致蝉衣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也让农户承担较大风险,去年蝉衣价格一度从每公斤300元跌至180元。此外,缺乏统一品牌和销售渠道,使得会东蝉衣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升级

为应对这些挑战,会东县正积极探索产业升级路径。农业技术推广站定期组织培训,指导农户掌握最佳采收时机和方法。部分合作社开始尝试建立溯源体系,通过记录采收时间、地点等信息提升产品可信度。电商平台的引入则为蝉衣销售开辟了新渠道,今年通过线上销售的蝉衣占比已超过30%。

传统药材焕发新生机

会东蝉衣经济的兴起,是传统中药材与现代市场需求成功对接的典型案例。未来,随着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品牌建设的推进,这一特色产业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当地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蝉衣采收季的忙碌景象,正见证着一个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迈进的生动历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