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会东网新闻资讯获悉,会东县立足川滇明珠生态优势,正全面推进绿色银行建设。这一战略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产业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建立等现实挑战。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的实践路径
会东县依托金沙江干热河谷独特气候,大力发展核桃、华山松等特色经济林。通过林果+林药+林畜复合经营模式,使每亩林地综合收益提升40%以上。在鲹鱼河沿岸打造的万亩果蔬产业带,既固土护坡又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3万元,实现了绿叶子变钱票子的转化。这种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做法,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瓶颈
针对传统农业耗水高、效益低的问题,会东县引入智能滴灌系统和土壤墒情监测技术,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65%。在鲁南山风电场,33台风机年发电量达2.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6.5万吨。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生态承载力的现实约束,更培育出光伏农业、林光互补等新业态,让绿色银行的利息持续增值。
长效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会东县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给予碳汇交易分红。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3.2万农户纳入产业链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野租乡打造的民俗生态旅游圈,使传统农耕文化成为绿色经济的附加值,这种制度创新确保了生态红利的长效释放。
从川滇明珠到绿色银行,会东县的实践表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制度创新保障、模式创新驱动,生态优势完全能够转化为发展胜势。这片土地正在书写的,是一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鲜活教科书,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优先的会东方案。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