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东县堵格镇迎来大白菜丰收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翠绿饱满的白菜和农户忙碌的身影。这场丰收不仅让当地菜农喜笑颜开,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然而在喜悦之余,如何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如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需各方深入探索。
产销对接考验智慧
堵格镇大白菜虽品质优良,但传统销售模式仍存在中间环节多、利润分配不均等问题。部分菜农反映,丰收季常面临收购价波动大的困境。为此,当地政府正推动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渠道缩短流通链条。今年已有30%的白菜通过线上平台销往成都、重庆等地,收购价同比提高12%,真正让好蔬菜卖出好价钱。
科技赋能提升价值
单纯的蔬菜种植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堵格镇试点建设的蔬菜初加工中心,将部分白菜加工成脱水菜干、泡菜等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农技站推广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使白菜亩产提高20%的同时,农药使用量下降15%。这种绿色种植模式不仅获得有机认证,更吸引大型商超签订长期订单,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生态与经济双赢之道
大白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土地轮作休耕、有机肥替代等生态措施同步推进。堵格镇采用白菜-油菜轮作模式,既保持土壤肥力,又实现四季无闲田。镇里还组建了蔬菜产业联盟,统一制定种植标准,避免盲目扩产导致的市场过剩。这种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正成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翠绿的白菜地里,映照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堵格镇通过完善产业链、创新销售模式、坚持绿色发展,让传统蔬菜种植焕发新生机。这不仅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实践,更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小蔬菜大产业的振兴样本。随着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故事。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