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东县加快推进道路改造、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引发群众对建设标准是否科学“施工如何减少扰民“后期维护能否跟进等问题的关注。如何平衡建设速度与民生需求,成为当前城市更新中的关键课题。
道路升级与交通优化的协同发展
会东县以内联外畅为目标推进道路网络改造,重点提升老城区主干道通行能力。在金沙路、鲹鱼河大道等路段实施拓宽工程的同时,同步完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周边商户反映施工期间临时便道设置不够合理,县住建部门随即调整了建材运输时段,并增设临时指示牌。这种建设-反馈-优化的动态机制,既保障了工程进度,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影响。
广场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品质跃升
占地3.6万平方米的会东文化广场建设中,设计团队特别保留原有古树群落,融入彝族传统纹样地砖。周边居民担忧夜间照明不足的问题,促使施工方追加安装太阳能景观灯带。这种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功能的思路,使广场尚未竣工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印证了民生设施要听民声的建设理念。
长效运维与智慧管理的机制创新
针对群众关心的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会东县试点建管一体模式。在新建的城北休闲公园,不仅配备智能灌溉系统,还建立由社区网格员、物业、志愿者组成的联合巡查队。通过扫码报修系统,设施损坏平均修复时间缩短至8小时,这种前置性运维方案为同类项目提供了范本。
会东县在配套建设过程中展现的问题导向思维值得借鉴。从道路施工的弹性调整,到广场设计的文化浸润,再到管理机制的前瞻布局,每一步都体现着建设为人民的初心。未来随着金江新区等项目的推进,这种硬件+软件同步升级的模式,将持续释放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