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三绿” 并举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近日,会东县创新推出三绿发展模式,通过绿化、绿产、绿碳协同推进,全面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这一举措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业界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标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平衡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生态价值与经济收益如何双赢
会东县实施的三绿战略中,绿化着重生态修复,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累计完成造林12.6万亩;绿产培育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绿碳则聚焦碳汇交易,已完成全县森林碳储量摸底。这种立体化开发模式为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建立科学的碳汇计量体系,确保项目真正具有额外性,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关键问题。

碳汇项目开发面临多重挑战
在碳汇项目推进过程中,会东县遇到林地权属复杂、碳汇监测技术门槛高、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难。特别是对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形成的分散经营格局,如何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影响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当地通过创新合作社+农户参与模式,尝试破解这些难题,但长效机制的建立仍需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会东县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等智能监测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碳汇监测系统。同时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适合本地树种的碳汇计量模型,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项目数据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碳汇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技术应用成本较高、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仍制约着项目的快速推广。

会东县的实践表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需要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碳汇交易多个维度。通过三绿并举的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林业资源,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未来随着碳市场不断完善,这种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或将成为山区县域绿色转型的重要参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