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机场建设作为四川省重点交通项目,其最新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日,2023年会东机场中标单位名单正式公示,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然而,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工程仍面临施工难度、环保要求及工期保障等多重挑战。本文将围绕这些核心问题,结合最新公示信息,深入分析会东机场的建设现状与未来走向。
地质条件复杂带来的施工难题
会东机场选址地处横断山脉边缘,场区存在大量高填方和软土地基。最新公示的中标单位中,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凭借丰富的山地施工经验中标跑道建设工程,但现场仍面临边坡稳定性差、土石方工程量超预期等问题。专家指出,需采用分层碾压结合强夯法等特殊工艺,这可能导致基础处理工期延长1-2个月。当地气象数据显示,雨季降水集中将进一步加大施工组织难度。
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平衡困境
在环保中标单位名单中,四川省环科院牵头组成的联合体负责生态修复专项。项目需处理的核心矛盾包括:场址内3处珍稀植物群落移植、水土流失防控,以及夜间施工对周边黑颈鹤栖息地的影响。最新环评报告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实时环境监测系统,并采用开挖-修复同步作业模式。环保人士担忧,中标单位是否具备足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能力仍需实践检验。
多标段协同下的工期保障挑战
本次公示涉及12家中标单位,涵盖航站楼、空管、助航灯光等专业领域。建设指挥部透露,各标段存在30%以上的交叉作业面,特别是跑道浇筑与地下管网铺设的时序冲突尤为突出。虽然中标单位均承诺采用BIM技术进行协同管理,但业内人士指出,山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可能影响云端协作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航站楼钢结构专项中标方中建科工,需在6个月内完成7000吨钢构件吊装,这对物流运输体系构成严峻考验。
综合来看,会东机场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仍需攻克自然条件、生态保护和工程协调三大难关。中标单位名单的公示既展现了专业力量的集结,也暴露出复杂工程管理的深层挑战。随着后续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将各参建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转化为整体工程效益,将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公众期待这座高原机场能如期投入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