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顶抹芽是烟叶生产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核心战役”,直接关系到烟叶的产量与品质。眼下,会东县烟叶生产正迎来这一关键节点,烟叶技术人员下沉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科学管护技巧,以精细化服务为烟叶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在鲹鱼河镇撒者邑村的烟田里,翠绿的烟株亭亭玉立,叶片舒展如碧,一派忙碌而有序的劳作景象扑面而来。烟叶技术人员穿梭其间,时而俯身观察烟株长势,时而拿起工具示范操作,耐心指导种植户掌握烟叶生产各阶段技术要领。“打顶抹芽不是简单的修剪,得结合烟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综合判断。”技术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从打顶时间的精准把控到留叶数量的科学确定,确保每一株烟都能获得均衡的养分供给,为叶片增重提质筑牢基础。

“我们现在进入中后期田管的打顶抹芽关键期。今年采用二次打顶技术。”鲹鱼河镇撒者邑烟叶收购站网格员罗德洪说,技术人员根据烟株长势灵活调整留叶数量,长势好的多留叶,长势弱的少留叶。他说:“打顶时烟芽一定要抹干净才能滴除芽剂,打下的烟花烟芽必须带出烟田,否则会消耗养分,影响烟叶质量。”

田埂上的生动课堂,烟株旁的实践战场,让种植户们快速将技术要领转化为实际行动。打顶抹芽手法精准,修打脚叶轻重适宜,清除杂草、药物抑芽、病虫害防治等管护环节有条不紊。阳光下,连片的烟株排列整齐,叶片色泽鲜亮如翡翠,肥厚的叶片透着健康光泽,粗壮的根茎稳稳扎根土壤,微风拂过,绿叶翻滚如浪,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家今年种了20多亩烟叶,烟田管理讲究‘三分种七分管’。在烟技员的随时指导下,我们按技术要求精细管护,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鲹鱼河镇撒者邑村村民付远周说。村民付兴友也表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按烟株长势留叶,一般留18至20张,这样能保证烟叶质量更好。

近年来,我县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锚定“促农增收、强村富民”目标,把烟叶产业打造成农村经济的“稳定器”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从种植面积落实到移栽技术把关,从田间精细化管理到烘烤工艺升级,再到收购环节公平规范,每个环节都有技术服务力量全程护航。通过实打实解决烟农生产难题,让越来越多农户在家门口捧起“产业饭碗”,走出了一条“烟叶增效、烟农增收、财税增长”的良性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