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群山环抱中,木里县图书馆馆长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基层读者的重任。这位默默无闻的文化守护者,用坚守诠释着对知识的敬畏,却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资源匮乏的困境始终是制约县级图书馆发展的首要难题。木里县图书馆藏书量有限,专业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进展缓慢,这对保护彝族文化遗产构成了严峻考验。如何争取更多财政支持,建立长效的资源补充机制,成为馆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专业人才短缺同样困扰着这座边远山区的文化阵地。图书馆工作不仅需要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求了解当地民族文化。但受限于编制和待遇,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馆长常常身兼数职,既要负责日常管理,又要策划阅读推广活动,工作压力巨大。
服务创新不足也是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短板。传统的借阅服务已无法适应当代读者的需求,特别是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中心,考验着馆长的创新能力。
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更深层次的使命。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木里县需要图书馆发挥文化桥梁作用。馆长不仅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更要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讲座、非遗展示等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木里县图书馆馆长依然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化守护者的担当。这种坚守不仅关乎一座图书馆的存续,更关系到一个地区文化血脉的传承。期待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守护这片文化绿洲。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