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会东,漫山桃林硕果盈枝,粉白相间的桃子压弯枝头,浓郁果香随风飘散。随着盛夏来临,会东县迎来桃子丰收季,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碌采摘,一幅“桃”醉人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会东县姜州镇民权村的桃园,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果农王大姐手持竹篮,动作娴熟地将成熟的桃子摘下:“今年桃子品质特别好,个大、味甜、汁水足,客商们都抢着要!”据了解,民权村桃园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今年产量预计突破80万斤,较去年增长15%,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会东县地处川滇交界处,境内立体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富含矿物质,为桃子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资源禀赋,将桃子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引进春雪、金秋红蜜、突围桃等20余个优质品种,通过品种改良和错峰种植,实现从5月早熟桃到10月晚熟桃的连续供应,有效填补市场空白期。
在科技赋能下,会东桃子种植正迈向现代化。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科研院所,在桃园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以前浇水施肥全靠人工,现在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控制水肥配比,既省工又精准。”姜州镇农技站站长张勇介绍,园区还安装了虫情测报灯和粘虫板,减少农药使用,确保桃子绿色有机。数据显示,全县桃子种植户农药使用量较传统种植减少60%,果品糖度普遍提升2-3度。
销售端同样亮点频出。除了传统批发渠道,会东县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培育“桃小二”直播团队,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拓宽销路。在民权村电商服务中心,主播小陈正对着镜头展示刚采摘的鲜桃:“家人们看,这桃子现摘现发,咬一口汁水四溢!”今年仅线上渠道,民权村桃子销售额已突破120万元,订单发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此外,当地还推出“桃园采摘游”,每逢周末,大批游客自驾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会东县正在谋划桃子深加工项目。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透露,计划引进冻干、果脯加工生产线,开发桃汁、桃酱、桃酒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我们还将注册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让会东桃子更具市场竞争力。”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会东桃子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目前,全县桃子种植面积达1.2万亩,带动3000余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超2万元。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桃子,不仅装满了果农的钱袋子,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为会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会东桃子产业正朝着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加速迈进,未来将绽放更甜美的“桃”醉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