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突发森林火灾引发广泛关注。据应急管理部门通报,火势受大风天气影响迅速蔓延,当地已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扑火队伍和干部群众投入抢险。
火场环境复杂加大扑救难度
普格县地处横断山脉边缘,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导致火场交通不便,大型消防设备难以进入核心区域。目前救援力量主要依靠人工扑打和直升机吊桶作业,但山间乱流严重影响航空灭火效率。部分火线位于悬崖峭壁,扑火人员面临较大安全风险。
气象条件持续不利
气象部门监测显示,未来三天火场区域仍将维持高温干燥天气,午后风力可达5-6级。这种气象组合极易引发飞火和爆燃现象,已有两处火点因风力突变形成树冠火。专家指出,林区多年积累的枯枝落叶形成较厚可燃物层,存在地下火蔓延隐患。
多方力量协同作战
现场已成立联合指挥部,统筹调度森林消防、武警部队及地方专业扑火队等800余人。通过开辟隔离带、分段阻击等方式控制东线火势。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运用了红外热成像无人机进行火情监测,为制定扑救方案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周边村民已有序转移,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灾后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初步估算过火面积已超80公顷,涉及云南松等珍稀树种分布区。生态专家表示,该区域属于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火灾可能导致短期内水土流失加剧。建议在扑救同时提前规划植被恢复方案,重点预防次生地质灾害。
当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有关部门提醒公众避免前往火场周边区域。这场火灾再次凸显高海拔林区防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卫星遥感监测、消防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