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普格县杨龙: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与乡村振兴实践

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之路

在凉山州普格县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上,基层干部杨龙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公仆。作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线工作者,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帮助当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怎样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这些都是他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杨龙深知,扶贫不是简单的物质给予,更重要的是激发内生动力。他带领团队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当地群众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这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杨龙积极协调资源,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他特别注重培育本地特色产业,推动普格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他的推动下,当地逐步形成了以特色种植、养殖为主的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对接不畅、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杨龙和他的团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同时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普格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杨龙还面临着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难题。普格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倡导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

生态保护同样是杨龙关注的重点。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选择上优先考虑环境友好型项目,确保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长远的发展眼光,为普格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杨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像他这样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干部。他们不仅要有破解难题的智慧,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凉山州普格县这片热土上,杨龙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