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普格县刘长孟: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普格县的崇山峻岭间,基层干部刘长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温暖群众,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这位朴实的基层工作者,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殊挑战,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毅力。

扶贫路上的重重考验

普格县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是摆在刘长孟面前的首要难题。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扶贫政策理解不深,这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小阻力。产业基础薄弱、教育水平低下、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扶贫困局。

因地制宜的脱贫良方

面对这些挑战,刘长孟没有退缩。他深入村寨走访调研,摸清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他积极协调推进村道硬化工程;针对产业薄弱,他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引进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针对教育落后,他推动建设村小,确保适龄儿童都能上学。

用心用情的扶贫实践

刘长孟深知,扶贫不仅是给钱给物,更要扶志扶智。他经常与贫困户促膝长谈,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在雨季来临时,他冒雨查看危房户的住所;在农忙时节,他挽起裤腿下田帮农户干活。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脱贫成果的生动见证

经过不懈努力,刘长孟负责的片区发生了显著变化:泥泞的村道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坚固的新居,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村民们掌握了可持续的增收技能,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刘长孟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更需要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正是有这样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干部,才让全面小康的梦想照进了大凉山的每个角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