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冯静婷: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奋斗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的广袤土地上,基层工作者冯静婷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折射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基层治理的深刻思考。

扎根基层的初心与使命

冯静婷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宁南县,从最基础的扶贫专干做起。面对当地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她深入走访每一个村寨,用脚步丈量民情。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她创新提出产业+农户+合作社联动模式,帮助村民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使多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政策落实与地方特色成为她不断探索的课题。

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冯静婷将工作重心转向特色产业培育。她发现传统农业转型面临技术短缺、市场对接不畅等难题,便主动对接农业科研院所,引入专家团队指导农户改进种植技术。同时搭建电商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实践为宁南县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开辟了新路径,但也暴露出基层人才储备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待提升等深层次矛盾。

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在常态化走访中,冯静婷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群体。她推动建立邻里互助站,组织志愿者提供常态化服务。这种柔性治理方式既弥补了公共服务资源的不足,也重塑了乡村社区凝聚力。然而,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式帮扶,仍是需要持续破解的治理难题。

冯静婷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工作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情上达的最初一公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像她这样既懂农村、又善创新的基层工作者,用实干与智慧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