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彭颖:一位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故事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扶贫干部彭颖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位贫困群众。作为基层扶贫干部中的一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扶贫工作面临哪些挑战?凉山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是摆在扶贫干部面前的现实难题。彭颖所在的冕宁县更是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深层次问题。如何在这些困境中寻找突破口,成为她每天思考的问题。

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彭颖深知,扶贫不能搞一刀切。她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家庭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她积极联系当地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她帮助申请医疗救助;对于缺乏技能的群众,她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这种精准施策的方式,让扶贫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彭颖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这成为脱贫路上的隐形障碍。为此,她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宣讲等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她经常说:扶贫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掌握致富本领。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主动寻求发展机会。

扶贫干部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长期扎根基层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个人时间。彭颖常常几个月不能回家,但她从不抱怨。她说:看到群众生活一天天变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凉山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彭颖这样的基层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新时代的扶贫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坚守,凉山这片土地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希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