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崇山峻岭间,走出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创业先锋——孙德龙。这位土生土长的彝族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山之子的奋斗精神,也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
孙德龙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家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实困境,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大山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金阳县地处偏远,物流成本高企,这成为制约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孙德龙敏锐地意识到,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价值转化。
在创业过程中,孙德龙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技术匮乏的双重挑战。作为从大山走出的创业者,他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知识。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了电商运营、品牌打造等现代商业技能。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让金阳的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大山。
孙德龙的成功还在于他解决了人才留不住的问题。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导致乡村发展后继乏人。他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这种造血式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今,孙德龙的创业项目已初具规模,但他深知,要让家乡彻底摆脱贫困,还需要在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他计划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打造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
孙德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他这样有情怀、有能力的本土创业者。他们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能够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路径。在凉山州金阳县这片热土上,孙德龙用行动证明:只要敢于追梦、勇于创新,大山深处同样能绽放出绚丽的创业之花。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