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喜德县团委书记的工作纪实展现了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青年干部如何真正发挥桥梁作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这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喜德县团委书记带领青年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实际需求,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值得肯定。但同时也面临工作持续性不足的问题,短期活动容易组织,长期帮扶机制却难以建立。青年干部需要思考如何将临时性活动转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让青春力量持续滋养乡村发展。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整合能力。团委书记作为青年工作的组织者,既要调动本地青年积极性,又要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喜德县的经验表明,成功的乡村振兴项目往往需要多方协作,单靠团委系统力量有限。如何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是青年干部必须面对的挑战。
人才留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乡村振兴需要稳定的青年人才队伍,但基层条件艰苦、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喜德县团委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平台等措施留住人才的做法值得借鉴,但长效机制仍需完善。如何创造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让青年人才愿意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既是组织者也是实践者,他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政策落地效果。喜德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乡村需求、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青春力量才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这既是对青年干部的考验,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