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热土上,喇书记的名字已成为基层干部勤政为民的代名词。作为扎根一线的领导干部,他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倾听民声解难题是喇书记工作的鲜明特色。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喇书记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农产品运输难问题。他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推动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喇书记展现出非凡的担当。面对盐源县深度贫困的现实,他创新提出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建立扶贫车间等措施,带动数千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特别是在苹果产业发展中,他引入先进技术,打造区域品牌,使盐源苹果走出大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喇书记又带领干部群众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重视文化传承,支持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民生改善,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这些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为盐源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喇书记的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严重、产业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是对基层干部智慧和能力的持续考验。
盐源县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像喇书记这样真正心系群众、脚踏实地,才能在基层工作中做出实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干部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能否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