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委人员的职责履行与监督机制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职责边界模糊影响监督效能
部分纪委工作人员对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理解不够准确,存在越位参与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的现象。这种职责交叉容易导致监督重心偏移,弱化主责主业。实践中发现,个别纪检干部过度介入项目建设等具体事务,反而疏于对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
专业能力短板制约办案质量
基层纪委面临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在查办新型腐败案件时,部分人员对金融、信息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影响问题线索研判效率。有案例显示,在查处涉及电子证据的违纪案件时,存在取证不规范、证据链构建不完整的情况。
内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建立了干部监督室等内控机构,但同级监督仍存在熟人社会干扰。个别纪检干部在处置涉及本地区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时,存在顾虑心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跟踪督办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细化,防止出现一转了之的现象。
考核评价体系需要优化
当前考核指标偏重办案数量,对监督预防成效的量化评价不足。这种导向可能导致重查处轻教育的倾向,弱化治未病功能。部分乡镇纪委为完成考核任务,将精力集中在简单案件上,而对系统性风险排查投入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明晰职责定位、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控机制等方面系统施策。特别要注重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破解基层监督难题,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督精准度。只有不断健全监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纪委在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