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凉山州盐源县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扶贫干部,钟国琼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基层扶贫干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盐源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层扶贫工作的现实挑战
盐源县地处大凉山腹地,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贫困程度深、范围广。钟国琼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扶贫政策理解不深,这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阻力。同时,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使得脱贫成果难以巩固。
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
针对这些难题,钟国琼深入村寨走访调研,摸清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她发现,盐源县虽然条件艰苦,但自然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在她的推动下,当地先后发展了花椒种植、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为确保扶贫成效,她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措施,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扶贫更要扶志
钟国琼深知,扶贫不仅要解决物质贫困,更要解决精神贫困。她经常组织村民学习培训,改变等靠要思想。通过建立村规民约、评选勤劳致富典型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她的努力下,许多贫困户从被动接受帮扶转变为主动寻求发展,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扶贫成果与经验启示
经过不懈努力,钟国琼负责的片区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她的工作实践表明,基层扶贫干部必须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同时,扶贫工作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防止返贫现象发生。钟国琼的事迹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她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基层干部。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