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黄朝碧: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奋斗故事

在四川凉山州盐源县的广袤土地上,基层工作者黄朝碧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凡篇章。这位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碧姐的乡镇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

基层工作的困境与突破

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曾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黄朝碧初到岗位时,面对的是群众对政策理解不深、配合度不高的现实难题。她创新工作方法,将晦涩的政策文件转化为彝汉双语的山歌民谣,走村串户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家各户的实际困难。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很快打开了局面,也让政策宣讲难这个普遍性难题找到了突破口。

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在脱贫攻坚战中,黄朝碧发现单纯输血式帮扶难以持续。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结合盐源县高海拔特点,推广种植高山苹果和中药材。面对群众对新技术新品种的疑虑,她率先在自家承包地里搞试验,用实际成果说话。如今,盐源苹果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这种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工作方法,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乡村振兴的新挑战

随着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黄朝碧又面临着新课题。如何留住返乡青年?怎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她推动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站,邀请农业专家定期授课;组织致富带头人赴外地考察学习。在基层治理方面,她倡导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这些探索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板和治理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坚守初心的精神传承

从青春年华到两鬓微霜,黄朝碧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盐源这片土地。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润物无声的力量。在基层工作者队伍中,正是千千万万个黄朝碧的默默奉献,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实干扛起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着属于基层奋斗者的荣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