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党史研究:红色记忆与革命足迹

凉山州盐源县作为川滇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在党史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红色记忆的完整呈现与革命精神的当代传承。

历史档案的碎片化现象成为盐源县党史研究的首要障碍。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许多革命活动的文字记载散佚严重,现存档案多保存在民间或分散于各级档案馆。这种碎片化状态导致研究者难以系统还原1935年红军过境盐源时的完整历史脉络,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参与革命的具体细节存在明显缺失。

口述史料的抢救性挖掘面临时间压力。目前掌握第一手革命记忆的见证者平均年龄已超过90岁,他们的个人记忆中包含大量未被档案记录的鲜活细节。如不尽快开展系统性的口述历史采集工作,这些承载着盐源县特有革命传统的记忆将面临不可逆的流失。

红色遗址的保护与活化存在现实矛盾。盐源县现存革命遗址多处年久失修,而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历史遗迹保护之间又存在空间冲突。如何在不改变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将彝海结盟遗址等革命地标转化为生动的红色教育基地,需要创新性的保护思路。

民族地区革命叙事的特殊性值得深入探讨。盐源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其革命历程中包含着独特的民族互动元素。现有研究对彝族头人支持革命、少数民族战士参与长征等史实的阐释尚显不足,难以全面展现民族团结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盐源县正在建立数字化革命档案库,组建专业口述史采集团队,并探索红色旅游+“的遗址保护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更能让红色记忆真正融入当代,成为激励盐源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