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片热土上,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像一颗颗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当地群众带来希望与改变。
基层党员面临的工作困境不容忽视。盐源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给基层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党员们常常需要翻山越岭走访农户,有时甚至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一个村寨。语言障碍也是重要问题,许多彝族群众只会说彝语,这就要求党员们必须掌握双语沟通技能。资源匮乏更是常态,有限的资金和物资需要精打细算,才能惠及更多群众。
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检验党员成色的关键。盐源县的优秀党员们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定点帮扶几户困难家庭。他们带头发展特色农业,推广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手把手教群众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冲锋在前,组建志愿服务队,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值得关注。盐源县探索党建+产业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建立党员示范岗,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开展微党课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学习,确保党员教育不放松。这些创新做法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群众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展现了党员的智慧。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盐源县党员们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政策信息、解答群众疑问。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党员定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家中老人、孩子的实际困难。在传统节日,组织文化活动,增进民族团结。这些举措拉近了党群关系,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
盐源县的优秀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是锤炼党性的熔炉,是服务群众的前沿。他们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在艰苦环境中绽放美丽,用坚守和奉献书写着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