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围绕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金色阳光,着力打造“生态会东”名片,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生态宜居优美家园。会东县始终坚持“现代川滇小城、生态宜居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改造好一座旧城、建设好一座新城,美化好一条主轴”,把县城建成12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人以上的川滇特色优美小城市,争创省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注重川滇风貌特色、突出绿化美化,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家居优美的工业集镇、商贸集镇和旅游集镇,大力推进新村建设。2020年拆除、整治违建“彩钢棚”50.73万平方米,新(改)建厕所1320座,新建垃圾填埋场20个,垃圾池(房)1059个。强化污染防治,关闭重度污染企业3家,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100%,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89.7%;河湖长制工作深入推进,与金沙江两岸6县(区)签订金沙江联防联控框架协议;规上工业能耗下降6.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2%。
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基地。会东拥有林业用地面积313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4.8%,林地、林木、林下资源富集,为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东县始终坚持把立足县域实际,重点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态绿色产业基地摆在突出位置。发展华山松基地,到2018年基地总规模达到11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150万亩左右,做大做响“全国华山松第一大县”品牌。发展核桃基地,到2018年基地总规模达到3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40万亩左右,把核桃产业打造成会东的重点支柱产业。
发展“中华块菌”基地,到2018年建成凉山州首个“中华块菌”菌种苗培育基地,人工培育块菌林1万亩,到2020年达到2万亩,把会东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华块菌第一大县”。2020年完成生态修复1.4万亩,造林3.32万亩,道路、水系绿化108.2公里,治理石漠化38平方公里,建成绿色产业基地6.5万亩,全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覆盖率47.38%,创建“省级森林小镇”2个。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基地,在生态优势乡镇开展苗木花卉良种繁育,创建以花卉、盆景、各类苗木为主的苗木产业基地,美化家园,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举办2020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会东县华山松森林康养旅游节,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取得巨大突破。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造林上下功夫,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建设,完善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村收集、乡分类、县处理”模式,大力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城乡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率稳步提高,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创建省级生态县。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