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李国伟:从基层干部到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奋斗历程

在凉山州会理市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李国伟的故事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从一名普通基层干部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他的奋斗历程折射出新时代农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历练铸就实干品格

李国伟的成长始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在会理市多个乡镇的任职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农村发展的痛点与难点。面对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等问题,他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工作方法,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个村寨。正是这种扎根基层的实干精神,为他日后推动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

产业振兴破解发展瓶颈

在担任乡村振兴领路人后,李国伟敏锐地意识到产业振兴是关键突破口。会理市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存在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结合当地特色,推动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价格波动大的困扰。

人才短板制约发展速度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李国伟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现实挑战。农村青壮年外流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因素。为此,他创新性地实施了本土人才回引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平台搭建,吸引了一批有技术、懂管理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李国伟深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需要文化振兴。在会理市,他特别注重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创新。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既保留了乡村的文化根脉,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李国伟关注的重点。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李国伟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基层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从会理市的实践来看,只有立足实际、尊重规律、创新方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